宗教经验
宗教经验(Religious Experience),也称为灵性经验、神圣经验或神秘经验等,是一种在宗教框架内进行解释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常被视为宗教信仰产生的直接来源,被认为是与雅威或众神的真正相遇,或与人类通常不知道的高阶现实的真正接触。
简介
美国近代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贾科莫在其名著《宗教经验种种》中,其认为宗教经验是心理意识对一种精神的东西的实在性所作的严肃、庄重的反应,而宗教就是个人与其所认为的神圣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经验和行为。宗教经验大致包括敬畏的经验、皈依的经验、重生的经验、合一的经验、彻悟的经验、神魂超拔的经验等。宗教经验常具有神秘性,不同宗教有不同的宗教体验,也富有神奇色彩。
特征
宗教经验具有以下特征:
1. 不可言喻性,即不能用言语明确说出其内容,至多只能以一种否定性的方式间接地表述它;
2. 心智直观性,一种推论的理智所不能涉足的、直接洞观真理的奥秘的认知状态;
3. 易逝性,这种状态不能长期维持,在其消失之后,它的内容仅能在记忆中不完整地复制出来;
4. 被动性,神秘思想不管从何而来,受感悟者原来的思绪即行停止,而为更高的力量所抓住、所控制。
这种宗教的神秘经验有对未来的洞见,对心灵的解读,对文本的顿悟以及对遥远事件的预感。宗教经验既是可感的也是超验的,被认为在启示和认知两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这是领悟和传递宗教真理的心理基础。
证据及批判
宗教经验有时被提出作为宗教真实性的证据。然而,怀疑论者可能认为宗教体验是人类大脑的进化特征,适合正常科学研究。有意见认为,宗教经验可能只是大脑作崇,甚至只是一种个人或集体的幻觉。疾病被神灵医治可能是一种安慰剂效应的效果及自身免疫系统医治的结果。而算命或预言的应验,可能利用模糊笼统的语句等语言艺术,利用人类心理及认知的错觉,制造出预言应验的效果。此外,也有意见认为,宗教经验本身是一种宗教妄想。
原因
宗教经验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
- 传统宗教实践,如祈祷、音乐、舞蹈(例如苏菲旋转)和冥想;
- 对(自我的)表征/认知基模的提问或调查,如参究真我、话头禅和道格拉斯·哈丁的《无头之路》;
- 使用宗教致幻剂,例如死藤水(DMT)、预言者鼠尾草(salvinorin A)、乌羽玉(麦司卡林)、迷幻蘑菇(裸盖菇素)、毒蝇鹅膏菌(蝇蕈素)、大麻、LSD、摇头丸、苏摩和K他命;
- 神经生理学基础,如叶癫痫症(贾许温德症候群)、中风、严重抑郁症或思觉失调症。
宗教经历也可能具有神经生理学基础,属于宗教神经科学和宗教认知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濒死经验。不同文化之间宗教体验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使学者能够对其进行分类以进行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