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协麟
司徒协麟,祖籍恩平市。1933年出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包尔。多次来中国访问,热情赞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他坚决主张中国的统一,认为“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份”,“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好办法”。他还对当地华人社会的发展给予积极的帮助,深受人们的尊重。
正文
司徒协麟,祖籍广东省恩平市。1933年出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包尔。他的父亲司徒如英,为躲避家乡的战乱,16岁时便携弟弟离开中国,到巴新投亲靠友,打工谋生。他先当了一段时间车夫,稍有积蓄后,便与几个朋友合资在拉包尔开设了一家名叫Bayloon的建筑公司,他任经理。由于经营得当,生意兴隆,不久,便已在广州市有了不少投资。
在朋友的介绍下,司徒姓如英与一名当地华侨的女儿麦金凤结婚,并先后生育了二子二女。正当司徒如英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准备大展鸿图的时候,灾难却降临在他们一家头上。一次,他在去广州办理投资业务时,不幸患上阑尾炎,因医治不善,客死广州。当时司徒协麟刚刚满月。
父亲去世后,司徒协麟一家生活无着,只好返回家乡暂住。不久,他的外祖父把他们一家捎回巴布亚新几内亚。虽然他们仍是Batloon公司的股东,但早已失去了公司的决策权,其他股东欺负他们孤儿寡母,不但不给他们分红,而且把伙食费用由最初的二镑减为一镑。司徒协麟兄妹四人,在母亲的操持下艰难度日,其辛酸曲折可想而知。不过,童年的苦难却磨炼了司徒协麟的顽强意志,培养了他勤劳、俭朴、百折不挠的精神。
16岁时,司徒协麟前往澳大利亚读中学,毕业后报考了一所大学的工程学系。由于家贫,交不起昂贵的学费,不久便放弃了深造的奢望,返回巴布亚新几内亚。他先在姨丈的公司帮忙。后来,又先后人进入壳牌和一家建材行任职。1965年,他在姨丈的帮助下,在首都莫尔斯比港开设了一家600多平方米的超级市场。由姨丈出资金,他负责经营管理,大家五五分成。但由于超级市场的大部分商品都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生意很不景气。不久,抛卖掉了超级市场,转而成立了Lingarin有限公司,专门经营进口肉类食品的批发生意。从此,他的事业有了转机,逐渐在当地打开了局面。
司徒协麟除了经营肉类批发业务外,还从事皮件加工,并与友人合资开设了Kwila人寿保险公司。公司资产已达3000万基拿(kina),业务的年增比高达10―50%。
司徒协麟经常前往海外考察商务,受东南亚华人多元化经营的启发,产生了进军当地房地房业的念头。他在考察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后认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投资房地产有以下几大优势:
(1)、地价便宜。在巴新,所有土地都是官方的,发展商只有向政府租地,年期是99年,租金很便宜;当时,如果你搞好附近的水利等基本建设,当局甚至会让你无偿使用该块土地。
(2)、该项业务在巴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宽广的发展前景,谁抢得先机,谁就将先受益。
(3)、巴新具有越来越广阔的房地产需求市场。由于新几内亚岛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吸引许多外国公司前来勘采,高级住宅和办公大楼供不应求。司徒协麟在1991年盖了一幢十层高的大楼,刚建到第六层时,全部住房已被外国客商租购一室。到现在为止,他的房地产经营已颇具规模,他向巴新政府租用了100个单元的土地,建有多幢办公大楼和住宅楼,房地产业务已占总业务的25%一30%,物业回报率高达20%一25%,司徒协麟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并准备继续增加房地产方面的投资。
他的儿子国正和国力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他事业的得力助手。在国内业务顺利发展的同时,他开始把目光投向澳大利亚及新加坡市场。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他将建立起一个更加庞大的企业王国。
司徒协麟曾任巴新国家投资发展管理局成员,并担任国家投资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同巴新政界上层人物保持着良好而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他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被英女王授于大英帝国勋章。
司徒协麟虽然从小在巴新长大,并已加入巴新籍,但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他至今还能讲比较流利的广东话,他的住宅也特意建成斗拱飞檐的中国传统式样,并在后面花园里点缀着水亭台,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在当地独树一帜。他还在公司附近开辟了一个菜园,种植生菜、苦瓜等家乡的时令蔬菜,这些都足以看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曾说,“我仍然视自己为中国人,并引以为自豪。无论前往哪里,都会以中国人自居。一个人千万不要忘本,但也应忠于居住的地方。”
司徒协麟曾多次来中国访问,热情赞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他坚决主张中国的统一,认为“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份”,“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好办法”。他还对当地华人社会的发展给予积极的帮助,深受人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