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觉先
薛觉先(1904年4月7日-1956年10月31日),别号平恺,原名薛作梅,广东顺德龙江镇十三坊人,中国著名粤剧男演员,四大天王之一。曾担任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广州粤剧工作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21年,薛觉先进入“环球乐”粤剧团,跟随名伶朱次伯“跑龙套”。次年,薛觉先转至人寿年剧团,日演丑角,夜演小生,凭着在《梅知府》《宝玉哭灵》中的出色表演,有了“生宝王”的美誉。1925年就在上海开办非非影片公司,主演默片《浪蝶》。1929年起,在粤港澳一带先后演出《白金龙》《姑缘嫂劫》《毒玫瑰》《胡不归》《花染状元红》等剧目。由他主演的《白金龙》,出现连续演夜戏10余月的空前盛况,真正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薛觉先在演出时用白布书写“当娱乐中勿忘沈案耻辱”悬挂于舞台前,并编演新剧《马将军》,演出中加插演讲,发动民众捐款支援东北地区抗日前线军队。1932年,薛觉先全家移居上海,开办觉先影片公司。抗战时期,多次进行爱国演出。抗战胜利后,薛觉先返回香港特别行政区,因操劳过度、境遇欠佳、时演时辍,生活拮据,后连“觉庐”私宅也被抵押。1930年到1949年,薛觉先与马师曾都可称粤剧史上的一代宗师,当时的“薛马争雄”是影响粤剧往后数十年发展的重要转折岁月。1954年,他毅然回归广州市。1956年10月30日晚,薛觉先公演《花染状元红》时,不幸脑出血突发,送医抢救无效,次日去世,年仅52岁。
薛觉先作为一位粤剧改革先驱者,在中西文明剧烈碰撞的时代打开格局看世界。后世将薛觉先的艺术作为一个流派传承去研讨,“薛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幼年时期,薛觉先在父亲的私塾启蒙,自幼聪颖,喜好艺术,读书时还曾参加青年白话剧社的演出,出演《做人难》《伤心话》等剧目,这也让年幼的薛觉先初尝登台献艺的滋味。
演艺经历
1921年,辍学的薛觉先经由姐夫新少华介绍进入“环球乐”粤剧团,跟随名伶朱次伯“跑龙套”。他凭着刻苦和突出的接受能力,很快受到朱次伯赏识,进而升格为“书童”。初踏梨园的薛觉先,犹如一块崭新的“海绵”,凭借天资聪慧及后天努力,认真学习每一个唱腔、每一个动作,研读每一本经典剧目。一条通往“粤剧大腕”的路在薛觉先眼前铺开。次年,薛觉先转至人寿年剧团,日演丑角,夜演小生,凭着在《梅知府》《宝玉哭灵》中的出色表演,终于声名大噪,有了“生宝王”的美誉。而后薛觉先得当时正印花旦、粤剧大家千里驹赏识,出演《三伯爵》,自此彻底打开市场,成为拥众多的粤剧大腕。
1925年就在上海开办非非影片公司,主演默片《浪蝶》。1927年下半年到1929年上半年,薛觉先从上海市回到广州市,先后参加天外天班、大尧天班、新景象班,分别与肖丽康、靓元亨、嫦娥英、新丁香耀、廖侠怀、新珠、千里驹等拍档演出。1929年起,薛觉先领衔组织觉先声剧团,在粤港澳一带先后演出《白金龙》《姑缘嫂劫》《毒玫瑰》《胡不归》《花染状元红》等剧目。由他主演的《白金龙》,出现连续演夜戏10余月的空前盛况,真正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地区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薛觉先痛心疾首,演出时用白布书写“当娱乐中勿忘沈案耻辱”(按:“沈案”是指日军在沈阳市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悬挂于舞台前,并编演新剧《马将军》,演出中加插演讲,发动民众捐款支援东北抗日前线军队。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创办了“觉先声平民义学”,专门招收失学儿童和女工,不仅学费全免还提供学习用品和书籍,其后,这种义学增至10间。1932年,薛觉先全家移居上海,开办觉先影片公司(后改为南方影片公司),与天一影片公司合拍由他的首本戏改编的粤语有声电影《白金龙》,薛觉先与妻子唐雪卿在片中分饰男女主角。1937年7月25日,义演《貂禅》激励爱国,激励广大民众爱国主义情怀。1938年,他在演出《貂蝉》时,在说明书上阐明该剧的题旨:“欲国不亡,先振人心,戏剧更负社会教育之重责,系哀乐盛衰之机枢,欲使吾民兴爱国之热忱,挽狂澜之既倒,不有斯作,何以洽衷,观者取其正义而扩其精神,抗战兴邦,赖此多矣。”
1941年冬,日寇侵占香港,满怀爱国热情的薛觉先深感香港难以施展才华,于1942年5月,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香港,到湛江后即登报声明:“前受日寇束缚,滞留香港,现脱离虎口,将全力为国服务”。日寇见报大怒,指派宪兵小队长和久田率领16名便衣枪手往湛江实施绑架,日寇潜伏于赤坎一家酒店伺机行动。时薛觉先正在赤坎百乐戏院演出,得接当地爱国人士通报,速把剧团班务交托吕玉郎,即与妻子唐雪卿由后门上汽车驶过寸金桥,安全进入华界。日寇随尾穷追,企图把其骗出寸金桥头就乱枪射杀。但薛觉先机智躲藏,蛰伏草棚一段日子,后联络集齐原班人马,遂率团步行转徒广西、云南,进入大后方,编演一批《西施》、《昭君出塞》、《战地莺花》等爱国题材的粤剧,为抗日救亡图存奔波鼓呼。
抗战胜利后,薛觉先返回香港特别行政区,因操劳过度、境遇欠佳、时演时辍,生活拮据,后连“觉庐”私宅也被抵押。1954年,他毅然回归广州市。爱国艺人回归祖国,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欢迎,被安排担任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广州粤剧工作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他除了参加演出外,还热心培植后辈、积极从事粤剧改革。1956年10月30日晚,薛觉先在广州太平戏院公演《花染状元红》时,不幸脑出血突发,忍痛坚持至终场谢幕后当即倒下,马上送进医院抢救,但终于无效延至次日去世,年仅52岁。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亲薛恩甫以办私塾和行医谋生,母亲李氏酷爱观看粤剧,是一个标准的“粤剧票友”。薛家一共十兄弟姐妹,薛觉先排行第五。其二姐薛觉芳,三姐薛觉非及九弟薛觉明三人,也先后做了粤剧演员,令薛家成为不折不扣的粤剧世家。
个人情感
1926年时,首次“触电”,出演无声电影《浪蝶》,结识女主角唐雪卿,并结为夫妇。
表演风格
薛觉先对粤剧多个行当均有涉猎,能够扮演多种角色,既能作文武生,也能反串旦角,但以扮演风流儒雅、潇洒俊逸的小生最享盛誉。
薛觉先演小武小生戏,喜揣摩前辈艺术。薛觉先吸收京剧板式唱法和浙江民歌小调,引进京班和西洋乐器与原有的乐器“五架头”进行结合,探寻更为丰富的伴奏音响效果。薛觉先在简化舞台,提高唱、念、做、打水平,改革剧场陋习。
在粤剧的腔调方面,薛觉先借鉴京剧婉转和谐的腔调,吸收江浙小曲及时代流行曲轻快流畅的长处,创造出一种字正腔圆、韵味浓郁、节奏感强、善于表情达意的“薛腔”。薛觉先也成为粤剧五大流派中年纪最轻的“薛派”创始人。而乐器方面,他在五架头”中式乐器中,大胆加入小提琴、吉他、西士风等西洋乐器,以中西合璧的方式获得丰富、厚实的音响效果。表演方面,薛觉先融合京剧的武功、身段、舞美等技艺,开创了北派的场风。
参演作品
导演作品
以上资料参考
编剧作品
以上资料参考
参演电影
以上资料参考
参演舞台作品
以上资料参考
社会任职
以上资料参考
人物评价
薛觉先是粤剧老,四大天王之一,更是首位拍摄电影的粤剧演员,对粤剧和电影都有杰出贡献。(金羊网评)
在粤剧的腔调方面,薛觉先借鉴京剧婉转和谐的腔调,吸收江浙小曲及时代流行曲轻快流畅的长处,创造出一种字正腔圆、韵味浓郁、节奏感强、善于表情达意的“薛腔”。薛觉先也成为粤剧五大流派中年纪最轻的“薛派”创始人。而乐器方面,他在“五架头”中式乐器中,大胆加入小提琴、吉他、西士风等西洋乐器,以中西合璧的方式获得丰富、厚实的音响效果。表演方面,薛觉先融合京剧的武功、身段、舞美等技艺,开创了北派的场风。(金羊网评)
在艺术造诣上,薛觉先能文能武还能反串,不断以高水平技艺要求自己。戏外,薛觉先作为粤剧前辈,其德行修养世人赞叹。(金羊网评)
“薛马争雄”不只是一段粤剧演出兴盛和优质的时期,也是影响粤剧往后数十年发展的重要转折岁月。薛觉先与马师曾都可称粤剧史上的一代宗师。(中国文化研究院评)
后世纪念
1986年,省、港、澳三地的粤剧界为了纪念薛觉先逝世30周年举行了演出活动,由红线女、林家声、罗家宝、文觉非、王中玉、彭炽权、卢秋萍等合演长剧《胡不归》。
2004年秋,顺德龙江镇各界人民隆重举办“纪念粤剧大师薛觉先诞辰100周年”文艺活动,省、市著名粤剧艺人罗家宝、倪惠英、梁耀安等,亲临薛觉先家乡,与龙江镇人民一道,共同缅怀先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粤剧文化发展。前几年,顺德龙江镇隆重启动十六项工程剪彩,其中一项是兴建龙江大戏院,据有关人士透露,计划筹资兴建“薛觉先纪念馆”,这是一件深得民心的文化建设大好事,家乡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粤剧一代宗师的,祈望此工程快速落实施工。
2010年5月23日,粤港澳三地粤剧名家齐聚龙江,参与“粤剧泰斗”薛觉先系列纪念活动。
相关事件
薛马争雄
1930至1940年代,太平戏院聘请名伶马师曾组织“太平剧团”,马师曾为戏院编演不少名剧;而高升戏院亦聘请以薛觉先为首的“觉先声剧团”坐阵。两间戏院、两个名班、两个粤剧代表人物,展开了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辉煌年代。这时期,虽然已有多间粤剧戏院于香港岛及九龙落成,但由于位置关系,戏院之间的激烈竞争仍然以太平戏院及高升戏院为主,因此“太平剧团”及“觉先声剧团”各有自己根据或常驻的演出场地,很少会到对方坐阵的戏院演出。
故居拆除
2013年6月10日,位于海珠中路的妙高台被开发商强制拆除。该地最早是薛觉先住过的地方,后来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2013年7月,因舆论呼声较大专家建议限时复建金陵台。但金陵台即使复建了,也不能算入历史建筑的范畴。2014年8月妙高台3号房屋业主陈祖沛、陈祖淳、陈宝荣因不满开发商拆毁其房屋,将开发商诉至法院,并索赔481万余元。政府在出让土地使用权时均未提出涉案房屋属于历史建筑不能拆除,遂其三人索赔失败。
人物影响
薛觉先一生主演电影36部,由他的首本戏拍成电影的有21部。在薛觉先牵头引线下,袁小田、刘湛等先后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从事电影行业,也成为香港早期的一批专业武术指导,其后人、门人所创立“袁家班”“刘家班”“唐家班”,也为香港早期武侠功夫电影的辉煌贡献了巨大的幕后力量。
由薛觉先担纲的觉先声粤剧团和马师曾为首的大罗天粤剧团,雄踞省港澳,成为戏剧舞台两大支柱,为艺术、为市场、为生存,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以繁花竞放之势,大大推动了粤剧的发展。在中国以传统戏曲方式拍摄的电影,以粤剧电影为最多,在1000部左右,其创始人便是薛觉先。
薛觉先和马师曾并立粤剧艺坛的日子,他们双峰并峙,不断演出传统粤剧及崭新剧目,同时又努力改良粤剧的各方面不足,领导了粤剧的剧本、服饰、音乐、舞台美术和演出方式,令粤剧艺术大放异彩。薛觉先和马师曾的剧团,在良性竞争下,尝试不同的演出方法、唱腔、音乐、服饰、化妆于粤剧表演中,例如将北派京剧的武打功架引入粤剧,在音乐伴奏加入西洋乐器等。两个班子均重视剧本创作,更引入不同的舞台尝试,大大丰富粤剧的内涵。薛觉先率先明确取消“师约制”,给演员充分的人身自由,并在演出时禁止小贩叫卖,严禁人员随意出入,确保有良好的秩序,令粤剧演出摆脱市井粗俗的格局。“薛马争雄”固然炫耀了粤剧一段光辉的时日,不但优秀的演出更相出现,也令粤剧从民间通俗娱乐遣兴推向艺术的更高层次,奠定日后粤剧向高雅艺术的路向基础。
薛觉先作为一位粤剧改革先驱者,他立足于粤剧根本,在中西文明剧烈碰撞的时代打开格局看世界,提出“融汇南北剧之精华,综合中西音乐而制曲”,使粤剧艺术呈现新鲜活力,将粤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2021年6月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举办“粤剧薛派艺术传承研讨会”,会上表明将薛觉先的艺术作为一个流派传承去研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资料
薛觉先 Kok-Sin Sit.豆瓣电影.2024-01-31
百名粤剧名家龙江缅怀“粤剧泰斗”.新浪网.2024-01-31
【岭南人物】为抗日救亡而奔走的顺德艺人薛觉先.岭南人物.2024-01-31
深读佛山|典籍里的佛山:“万能老倌”薛觉先:既是粤剧人也是电影人.腾讯网.2024-01-31
《花染状元红》成绝唱 粤剧大师薛觉先最后一幕.新浪网.2024-02-06
薛马争雄——粤剧蓬勃灿烂的时代.中国文化研究院 .2024-02-01
薛派艺术创始人.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1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举办“粤剧薛派艺术传承研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02-01
“粤剧伶王”薛觉先.顺德图书馆.2024-02-04
薛觉先.粤剧网.2024-02-01
佛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佛山市人民政府.2024-01-31
在时代的高光里 撒下艺术变革的种子.人民网.2024-02-01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专业版.2024-02-01
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中国政协网.2024-01-31
万能老倌,粤剧四大天王之一薛觉先_文化人物_顺德城市网.顺德城市网.2022-01-04
百名粤剧名家龙江缅怀“粤剧泰斗”.新浪网.2024-01-03
就是薛觉先东山故居.凤凰网文化.2024-02-01
403 Forbidden.人民网.2024-02-01
妙高台3号被认定非文物 三业主索赔480万败诉.凤凰网.2024-02-04
综述:妙高台被拆不违法 广州保护历史建筑渐理性.中国新闻网.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