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书
应用文书是应用写作的文字表现形态,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旨在处理公共或私人事务、传播信息、表达意愿。此类文本具有一定的惯用体式和实用性。
特点
实用性
应用文书的最大特点是其实用性,它们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或达成特定目标而创作的,对象明确。这一点使其与其他文体区分开来。
真实性
应用文书的真实性在于其内容必须准确无误,遵循客观规律,确保事实的确凿可信。
思维的逻辑性
在撰写应用文书时,需要注意逻辑性,包括文章结构的条理性、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内容的因果关系等。尽管也会使用形象思维,但多数情况下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
格式的稳定性
应用文书的格式稳定,多数有惯用格式,尤其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具有规范格式。这一特性使得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书易于识别、编写、阅读和归档。
分类
应用文书的种类繁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材料处理
选择材料的标准
- 真实性:材料必须准确无误,无论大小事件或细节。
- 切题性:材料应紧密贴合主旨,不可与主旨脱节。
- 恰当性: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多个角度,如点面结合、对比、正反材料、定性定量材料等,以增强表现力和说服力。
- 新颖性:材料应具备时代感,反映客观事物的新面貌和人们的关注焦点。
常用方法
- 筛选法:从众多材料中选出最适合主旨的材料。
- 类化法:通过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使之系统化。
- 截取法:选取完整事件的一部分或完整事物的部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说明问题和观点。
- 撮要概述法:对于丰富的材料,进行概括压缩,突出精华部分。
组织形式
- 先列材料,后亮观点:先介绍事实,后归纳观点,适合叙事性应用文书。
- 先亮观点,后列材料:先提出观点,后举例论证,常见于大多数应用文书。
- 边列材料,边亮观点:夹叙夹议,逐层深入,适合叙事说理较强的应用文书。
结构
要求
- 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 适应不同文种的体式特点。
- 具有严密性,避免遗漏导致表达不全。
类型
篇段合一式
内容包含在一个自然段内,适用于内容单一的应用文书。
两段式
内容简单、篇幅简短的应用文书常用形式。
三段式
短篇应用文书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写作目的或原由、事项、文章结语三个层次。
多段式
适用于内容稍多、篇幅稍长的应用文书,开头概述情况,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
分部式
适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常以小标题或序号列出,体现为递进式结构。
贯通式
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或认识顺序叙述,适用于内容单一的应用文书。
条款(项)式
法规、规章及其他文书常用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章断条连式和条文并列式。
总分条文式
公文、规章、合同等文书常采用的结构,开头总说,后分条文分述。
表格式
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和企业的专用文件结构形式。
不成文式
告启类文书特有的结构形式,通常图文相间,吸引注意力。
参考资料
应用文书的含义.应用文书的含义.2024-10-31
应用文书写作概述.豆丁网.2024-10-31
百度教育.百度教育.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