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中国公民。该奖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颁发23次,获奖者包括华罗庚吴文俊、钱学森等知名科学家。然而,由于该奖项的评选严格性,在历史上多次空缺,比如2010年、2011年和2012年。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的铁基超导研究打破了空缺局面。时隔11年,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迎来“双响”——唐本忠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聚集诱导发光”和李家洋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双双折桂。这两项研究分别在发光材料和农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共颁发23次。

第一次颁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1956年,有3位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就是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

1982年颁发第二次。

从1987年起,国家决定设立三大国家级奖励,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

1999年,国家又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共五大奖项,每年颁发一次。

从2004年开始,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家最高领导人颁奖。

至此,中国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奖励政策日臻完善,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了很大作用,并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从2000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5年中有9次空缺。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该奖项的把关极严,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并没有那么多高水平的成果配得上这一奖项。如果是后者,就值得人们焦虑和深思了。

历届名单

参考资料

蒋锡夔院士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www.cas.cn.2019-01-08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中国政府网.2014-01-10

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召开 我校再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news.ustc.edu.cn.2019-01-08

国家自然奖一等奖——“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www.most.gov.cn.2019-01-08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时隔多年迎来“双响”.zqb.cyol.com.2019-01-08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及简介.科技部官网.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