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樊川小肚

樊川小肚

樊川小肚,俗称蒲包肉,是江苏省高邮市地区的一道汉族传统小吃,也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当地一道汉族传统小吃,属淮扬菜菜系,一直可以追溯到清代早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说起樊川小肚,还有一段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与“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丢弃的破蒲席有关。樊川小肚的主料是精肉,板膘。

基本介绍

樊川小肚

樊川小肚,俗称蒲包肉。可溯至清代早期,距今约有300余年的历史,是个地道的传统小吃。后来经过一代代码人的不断加工、改进,如今的“樊川小肚”已是声名远播,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小说《异秉》中也曾提及。

说起樊川小肚,还有一段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相传,在江都樊川古镇上,有一位名叫陆高俭的厨师以制作“小肚”为生。一日,陆高俭外出,无意中捡到“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丢弃的破蒲席,他带回家后,在蒸“小肚”时当做柴草扔进灶膛烧了。谁知,破蒲席点火烧着以后,满屋生香,那灶上正在蒸着的“小肚”也有了一股奇异的香味,食之令人满口生津,不忍停箸。中国神话,一般无稽可查。但这个故事却告诉人们樊川小肚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味。

樊川小肚的主料是精肉,板膘。配料为豆皮。调料有姜、葱、酒、糖、盐、淀粉和名贵香料。在制作时,取七成猪后腿板精肉,三成板膘,切成比花生仁稍大的肉丁,加入重姜、葱、酒,适量的糖、盐、淀粉和香料,拌匀后用豆腐皮包好,放入一个5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封口用细麻绳扎紧,腰身上再均距扎上3至5道,松紧适当。上述工序结束后,就得用陈年老卤汤煨。煨时把握火候,才能入味。煨熟后,解捆倒出来,活似一个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观赏葫芦,切成片,香味扑鼻,令人垂涎。

参考资料

舌尖上的淮扬味道——樊川小肚.搜狐网.2024-05-01

樊川小肚 三百年修成“正果”.江都日报.2024-05-01

樊川小肚 传承三百年的美味.江都日报.2024-05-01

樊川小肚.扬子晚报数字报纸.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