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直领

直领

“直领”本是衣领的样式。而尹湾二号汉墓木文字有“直领一领”,说明“直领”也用作服装的名称,则“直领”也为汉时女服。

其样式与男服中的“方领”相似。

词语

1.中国汉族传统服饰外衣领口的一种样式。

2.中国汉族传统服饰女子服装的一种样式。

历史记载

1.《释名·释衣服》:“直领,邪直而交下,亦如丈夫胞袍方也。”

2.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第二十九》: “古者,庶人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而已,故命曰布衣。及其后,则丝里枲表,直领无袆,袍合不缘。夫罗纨额尔德特·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茧练者,婚姻之嘉饰也。是以文缯薄织,不粥于市。今富者绣罗纨,中者素绨冰锦。常民而被后妃之服亵人而居婚姻之饰。夫纨素之贾倍缣,缣之用倍纨也。”

介绍

作为领口样式

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祛、袖、衿、、带、系。

汉服领子样式包括诸如直领、交领(多为右衽)、盘领、袒领等等。

直领较广泛见于襦裙、比甲、子等汉服中。

作为服装样式

“直领”本是衣领的样式。而尹湾二号汉墓木牍文字有“直领一领”,说明“直领”也用作服装的名称。

尹湾二号汉墓墓主系女性,则“直领”为汉时女服。

《汉书·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时爱为去刺方领绣。”晋灼曰:“今之妇人直领也。绣为方领,上刺作文。《王莽传》曰‘有人着赤缋方领’。方领,上服也。”晋灼为晋人,可知直领不仅在汉代有出现,亦为晋时女服。

其样式与男服中的“方领”相似。《释名·释衣服》:“直领,邪直而交下,亦如丈夫服袍方也。”《汉书·韩延寿传》:“延寿衣黄纨方领。”晋灼曰:“以黄色素作直领也。” 《后汉书·儒林列传》 :“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李贤注:“方领,直领也。”《后汉书·马援列传》:“勃衣方领,能矩步,辞言娴雅。”李贤注:“《前书音义》曰:‘颈下施衿领正方,学者之服也。’”则汉时的“方领”是上等之服,也是儒者之服。

直领又作“直袊”。《方言》卷四:“袒饰谓之直袊。”郭璞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袊也。”直领也称为“幆”。《广雅·释器》:“直袊谓之幆。”又曰:“袒饰、明、、袍、襡,长襦也。”

因直领即袒饰,故亦应类似长襦。《急就篇》:“袍襦表里曲领。”颜师古注:“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要者襦。”也说明直领比一般的襦要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