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水镇
洽水镇地处怀集县东北部,东靠阳山县,西邻中洲镇,南连凤岗镇,西南与连麦镇和汶朗镇交界,西北与连山县接壤,北与连南瑶族自治县交界。
历史沿革
明永乐年间,置罗岗村。
清代,设罗岗堡。
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立洽水公局。
民国二十八(1939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设罗岗乡、七坑乡,属怀集县东区。
1950年,从东区划出为怀集县第四区。
1956年,改为洽水区。
1958年,改为洽水乡。同年9月改为钢铁人民公社。
1959年,改称洽水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区。
1987年,改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洽水镇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怀集县洽水镇中心幼儿园。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洽水镇地处怀集县东北部,东靠阳山县,西邻中洲镇,南连凤岗镇,西南与连麦镇和汶朗镇交界,西北与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接壤,北与连南瑶族自治县交界。 辖区总面积5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洽水镇地势北高南低,大山环抱,地域广阔。
气候
洽水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自然资源
2016年,洽水镇耕地面积900公顷,山地面积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00万立方米。
人口
2016年末,洽水镇总人口3.77万人。
2020年,洽水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22842人。
经济
综述
1992年,洽水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4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080万元,占总产值的20%;农业产值4320万元,占总产值的80%。
2016年,洽水镇完成两税收入642.2万元,其中完成增值税496.4万元,地方税145.8万元。
农业
1992年,洽水镇种植业占16.2%,林业占27.1%,畜牧业占20.6%,副业占26.3%。
工业
2019年末,洽水镇辖区有工业企业2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
商业
2019年末,洽水镇辖区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2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92年,洽水镇有中学1所、小学44所,在校学生346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
文化事业
1992年,洽水镇有文化娱乐场所5个。群众文化活动有文艺和杂技创作表演,绘画,摄影、舞狮子、龙凤、山歌对唱等。
医疗卫生
1992年,洽水镇有医疗保健设施有保健院1所、农村医疗站22个。
社会保障
2016年,洽水镇共有五保户163人,18岁以下孤儿27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1人,低保对象218户,残疾人818人。继续抓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发动和续缴工作,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277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1253人,续保人数为6806人。
社会治安
2016年,洽水镇共受理信访15件26人次,其中,成功调处9件。镇级来访案件6宗,成功调处4宗。村级矛盾成功化解2宗。
精准扶贫
2016年,洽水镇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贫困户摸底、识别、完善和公示等工作,全镇列入相对贫困村4个,新时期精准扶贫对象贫困户共185户871人,其中有低保户219户741人,五保户163户163人,残疾户682户796人。
民生工程
2016年,洽水镇共投入30多万元用于村容村貌、街道亮化美化建设。5个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并顺利通过市验收。投入40多万元对镇文化站进行升级改造,并顺利通过省文化厅评估,由省三级文化站升级为省一级文化站。投入109万元对圩镇样板街进行改造,按照现代化城市街道高标准要求升级改造,包括下水道管网铺设、路面硬底化、路灯安装及绿化建设等。
安全生产
2016年,洽水镇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对全镇企业及个体商铺、集贸市场、学校、镇内单位共开展50多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张贴横额、小标语100多条,派发安全知识宣传图片、宣传单、宣传小册子2000多张。对矿山开展经常性巡查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取缔一批存在安全隐患、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的非法矿点。抓好废弃矿山复绿工作,全镇共复绿废弃矿山6.67公顷。
历史文化
方言
洽水镇通行粤语怀集话(下坊话)。
地名由来
洽水镇因东坑镇、西坑水流至镇府驻地门前的珠岗村边汇合为一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