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鲍叔廉

鲍叔廉

鲍叔廉(?-1276),原籍乐清旸谷岙,南宋末期人物。他在文天祥的号召下参与了抗元战争,负责守卫温台交界的盘山佛岭地区。尽管面对元军的多次进攻,他坚守阵地并拒绝投降,最终因战斗失败而自刎身亡。他的家族也因此遭受重创,几乎被灭门。明朝中期,为了纪念他的英勇行为,当地人为其建立了“义烈祠”。

人物生平

鲍叔廉在南宋末年响应文天祥的号召,加入抗击元朝的队伍。他曾向文天祥提出复兴国家的十项建议,获得文天祥的高度赞赏。随后,他被任命为地方武装力量的领导者,负责保卫温台交界地带。当元军大规模入侵时,包括婺州、处州、台州在内的多个州县相继失守。在此危急时刻,鲍叔廉在盘山佛岭建立防御工事,动员家人捐献财产,准备作战装备,并建立起多达七十个堡垒。尽管元军多次发动攻击,但始终未能攻克这些据点。元军将领试图通过书信劝降,但鲍叔廉坚定地表示:“台州虽然已经投降,但我们温州人民不愿意成为他们的臣民。”然而,元军最终还是通过贿赂叛徒的方式,从佛岭西侧突袭成功,导致鲍叔廉战败。在战斗中,他选择自刎殉国。随着山寨的陷落,他的整个家族也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只有两个年轻的侄孙女因为跳崖而幸存下来。此外,还有一个五岁的曾侄孙,在乳母和仆人的帮助下躲藏在山中,逃过一劫。明朝中叶,为了表彰鲍叔廉的忠义精神,人们在他家乡修建了一座“义烈祠”,供奉他的英灵。明代礼部尚书黄绾还撰写了《义烈祀纪略》一书,详细记载了他的英雄事迹,使得鲍叔廉的事迹得以流传至今。

纪念与影响

鲍叔廉的英勇行为在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中叶,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牺牲,人们在他的故乡建造了一座“义烈祠”。这座祠堂不仅是为了缅怀他的功绩,也是对他家族成员的悼念。鲍叔廉的外孙,明代著名官员黄绾,对他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将其收录在自己的著作《义烈祀纪略》中。这本书的出版,使鲍叔廉的故事广为人知,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

鲍叔廉.博雅人物网.2024-09-11

文天祥生平简述.知乎专栏.2024-09-11

鲍叔廉.本地屋.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