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

PAR即为聚芳,又称芳香族聚酯,是指分子主链上带有芳香族环和酯键的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PAR是一种耐热性好、使用温度广泛、阻燃性能良好、无定形的透明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PAR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及机械、医用品和大宗商品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PAR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研究报道是1957年比利时人首先以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双酚A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得聚芳酯。1973年,日本的尤尼吉可(Unitika)公司首先将聚芳酯进行工业化生产,其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投产了不同品牌的聚芳酯,中国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于1967年进行过中试,广州化工研究所和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也进行了聚芳酯的研究,已有少数企业进行了聚芳酯的商业化生产。合成聚芳酯的主要方法有酰氯法、苯酯法、乙酰化法、硅基化法和直接酯交换法等。

物理性能

⒈为透明无定形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阻燃性和无毒性。可以直接采用普通热塑性成型方法加工成制品。

⒉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在1.86MPA的负荷下,其热变形温度高达175度,分解温度为443度。其各种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小。

性能

聚芳酯(PAR)的显著特点是具有优异的透明性,以及未经玻璃纤维增强即具有优良的耐热性,未加阻燃剂即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此外,它还具有优良的耐紫外线屏蔽性、耐冲击性、表面硬度和耐蠕变性能。聚芳酯是非结晶性高分子化合物,能用热塑性塑料的方法成型,但熔融流动性较差。聚芳酯耐酸、耐油,但耐碱、耐应力开裂性、耐芳烃和类的性能不够理想。

1.物理机械性能

聚芳酯具有优良的耐蠕变性、耐冲击性、应变回复性、耐磨性,以及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刚性。聚芳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显示出较高的拉伸强度。

2.热性能

聚芳酯的分子主链中含有较密集的苯环,所以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在1.82MPa 的载荷下,聚芳酯U-100)的热变形温度达175℃。用差热法测定,其开始失重的温度为400℃,分解温度为443℃;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法)测定,聚芳酯的玻璃化温度为193℃,比聚碳酸酯约高50℃左右,比聚也要高3到4℃。因此,聚芳酯各种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要比聚碳酸酯和聚砜更小,而且线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更好。

聚芳酯属自熄性塑料,不燃。在不含阻燃剂的情况下,厚度1.6mm 的试样可达到UL94 V-0级水平。

聚芳酯的氧指数为36.8。它除了比含有卤素的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及聚四乙烯、聚苯硫醚等低一些外,比其它塑料,包括含有阻燃剂的品种的氧指数均要高。

3.电性能

聚芳酯的电性能类似多聚甲醛聚碳酸酯和聚胺,而耐电压性特别好。

4.化学性能

聚芳酯作为非结晶性工程塑料,容易被卤化烃、芳香烃或酯类溶剂所侵蚀,但其耐酸性和耐油性良好。聚芳酯在一些有机溶剂中的内聚能密度及发生溶剂开裂的临界应变值。聚芳酯在不同温度下临界开裂应变与时间的关系。通常,聚芳酯分子量越小,环境温度越高,则发生溶剂开裂的时间越短。

5.其它性能

聚芳酯的透明性优异,折光指数为1.61,比聚碳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均高,而其光线透过率在厚度为2mm 时为87%,与聚碳酸酯大体相同。

聚芳酯具有优良的耐紫外线照射性。厚度为0.1mm 的聚芳酯即能全部阻挡350nm 以下波长的光。

聚芳酯是具有优异耐候性的工程塑料之一。其耐候性明显优于聚碳酸酯

成型

⒈随着制品壁厚增加,成型收缩率增大。

⒉吸湿性较小,约0.1-0.3%,但注塑时微量水分会引起聚芳脂分解。故材料成型前必须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小于0.02%。

用途

⒈适于制作耐热、耐燃和尺寸稳定性高的电器零件。连接器、线圈架、继电器外壳。

⒉照明零件。可制成透明的灯罩、照明器、汽车反光罩等。

⒊在应用方面,汽车,机械的用途有上升的倾向,在电气上则稍微下降。汽车方面使用的有方向灯内透镜,后灯内扩散镜,室内灯透镜等类之汽车灯具透镜,回转灯反光板。

FL 保险融丝等的电子用品,还有探照灯体,透镜,液压变距器指示表等,在电,电器方面有开关类,继电器,LED 反光灯罩等,在 OA 事务机器方面有FDD 筒夹,CFD 轮壳,传真机用的滑子等。在机械相关方面有钟表,AV机器齿轮,泵,轴承护圈等用途。医疗方面则使用于点眼药容器,检察用药容器等。此外也以行利用多层与插入方式的耐热饮料瓶子拓展用途。高尔夫球棒底面也是新的用途。

它的玻璃转化温度为193℃,比聚碳酸酯高。因为是非结晶性的,所以实用温度范围内是属于玻璃状态。还有在动态损失方面,在-60℃时可认为是另一个尖峰值,因此耐寒性也很好。

UL 温度参数在电气性质方面为140℃,在力学性质方面为130℃。

因为是非结晶性的塑胶,所以会受到芳香族,酯类,四氯化碳水溶液等的侵蚀。对于低浓度的酸类有耐蚀性.

因为是聚酯,所以会产生加水分解反应。

透明性佳,2mm厚度的光线透过率为87%,与聚碳酸酯是相同的程度。紫外线350m u 以下的几乎不能通过0.1mm的厚度。另一方面,400mu以下的则有接近90%的透过率。这紫外线屏敝性比聚碳酸酯优越。

能够恢复弹性的变形区间大,变形的恢复性佳。

限氧指数 约37%

参考资料

聚芳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