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省实验学校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外文名:GUANZHOU TIANXING EXPERIMENTAL SCHOOL,原名: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是一所民办完全中学。2004年由昊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实验中学联合创办,位于中国广东省天河区天源路399号,由莫道明担任广州天省实验学校理事长,彭建平担任校长。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占地72000平方米,学校设有84个教学班,师生超过三千人。2015年,学校开发实施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五位一体”生涯教育实施模式,涵盖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职业体验、评估反馈五个维度。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于2019年创立国际教育中心,简称天省国际部(CIS atGTES)。2022年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学校改由昊源集团有限公司独立办学,并改为现名“广州天省实验学校”。2024年11月,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开设“黄旭华班”,招收具有突出数学、物理潜质和特长,并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拔尖中学生。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高中80%以上毕业生被一本院校录取,其中40%以上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985/211大学或双一流建设大学录取。初中毕业生在广州市中考中“十年三榜首”,95%以上升入优质高中学习。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先后获得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广东省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等多项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2004年,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由昊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实验中学联合创办。2015年,学校开发实施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五位一体”生涯教育实施模式,涵盖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职业体验、评估反馈五个维度。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于2019年创立国际教育中心,简称天省国际部(CIS atGTES)。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学校,同时获得Cognia全球国际学校权威认证。2022年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学校改由昊源集团有限公司独立办学,并改为现名“广州天省实验学校”。
2023年9月18日,广州天省实验学校举行2023学年“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导师制计划”(以下简称“华南理工大学天省导师制计划”)开班仪式。10月30日,申行运大校走进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在学术报告厅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航天科技知识科普讲座。
2024年11月,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开设“黄旭华班”,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院士命名,招收具有突出数学、物理潜质和特长,并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拔尖中学生。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占地72000平方米,学校设有84个教学班,师生超过三千人。
学校环境
校园育人环境、成长空间与建筑风格匠心独运、深具底蕴,处处充满着“有教无类”的人文关怀。
硬件设施
学校建设有省内中小学第一个科技教育体验馆,第一个饮食烹饪文化实验室,第一个陶瓷雕塑创新实验室。学生创客工坊、实践创新场馆和专用实验室,能为日常教学和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供足够条件,学校建有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
师资力量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全体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硕士研究生学历)占70%,正高级职称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69人曾获各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名教师、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20位教师被聘为市、区教研院学科研究员。
管理团队
特色课程
学校课程丰富多样可选择性强的“三层八维”课程体系。设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卓越课程。以长短学期、生涯发展、项目研究、研学旅行、大学选修、选课制、导师制、走班制等致力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特别重视艺术与体育课程,建立了艺术与体育必修与选修课程。以学分选修和必修的考核办法,促进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和健体技能。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国际课程
素养课程
哲学、批判思维:通过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更高效,更有深度和广度去理解遇到的问题,其中部分课程双语授课。
中文名著精读:名师辅导,通过读透中文名著,让学生保持对中国文化的敏锐度,从而让学生掌握受用一生的阅读方法。
英语戏剧:专业外教指导,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领导力、沟通合作以及全球视野等多项能力,将艺术和语言学习完美融合。
活动课程
各学科竞赛辅导:数学(美国高中数学竞赛,美国高中数学建模竞赛,滑铁卢数学竞赛等),经济(模拟商赛,NEC等),物理碗竞赛等各学科竞赛。
领导力训练课程:必修课,每个月都会定期开展相关活动,训练学生体魄,提升耐力和毅力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父母课堂:定期邀请不同行业领域的名家导师,帮助学生提升格局,开阔眼界。该课程要求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
学科课程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体育艺术类课程。
基础学科课程
语言课程
学术英语:专业名师辅导,提高学术语言技巧,提升学术能力,为升入大学做好准备。
英文名著精读:外教指导,全面学习英美文化。通过读透英文名著,对中英文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而让学生掌握受用一生的阅读方法。
格源课程
创新人才培养课程
结合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开设一系列相关课程。英才计划:学校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英才计划”,让学生不仅能在高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或综合测评中更具优势,还能提高对世界科学前沿的认识,开阔国际视野。从2015年“英才计划”项目启动开始,学校已有多名学生入选省、市英才计划,进入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参加特训。
高校体验营: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养,每年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教育局组织的科技特训营,走进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科研探究。
学科竞赛课程
五大奥赛:学校重视竞赛教练团队的组建工作,构建相对完善的竞赛培训体系。同时,各学科积极响应学校建立“学术型科组”的号召,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积极开展各种学科活动,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五大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有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信息学,一直是各个中学和高校关注的竞赛内容。
科创竞赛:学校充分发挥作为广州市科普基地的优势,借助广东省科技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力量,在高一年级选拔在科技创造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定期开展“人工智能创客课程”培训,以提升学校学生科创水平,在高水平赛事中不断突破。
生涯规划课程
高一年级侧重学生的生涯启蒙与唤醒;高二年级侧重生涯体验与成长;高三年级侧重选择与决策。
自我认识:通过心理和职业测评,学生根据客观的数据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整合对自己的认识。
学业规划:通过名人面对面、生涯规划演讲大赛、我的大学宣讲、学长引路等方式,对高一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提前了解职业及高校专业的设置,为学生高中选科走班奠定基础。
社会理解:学校与高校形成育人合力,开展特色课程共建活动,组织学生走进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体验大学的学习、生活及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度,为学生选科与职业规划提供帮助。
职业体验:学校每年举办职业模拟招聘会,获得offer的学生还要到企业跟岗实习,提前感受职场生态,旨在让同学们从课堂走向社会,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职业和社会需求,增强生涯规划意识,通过职业体验来重新激发学习内驱力。
生命化六育课程
艺术陶冶人
学校制定了“2+X”的艺术培养模式,“2”指每位学生必须学会吹奏竖笛、学会制作一件陶艺,“X”指每位学生根据爱好特长发展至少一项艺术特长。同时,学校通过开设艺术选修课、组建艺术表演团体、提供专用室等方式,供有特长的学生继续选修深造。学校每年举办中国艺术节,让学生感悟艺术、欣赏艺术、激发学生的艺术生命。
体育健康人
学校制定了“2+X”体育教育模式,“2”指每位学生必须学会游泳、足球,“X”指每位学生根据爱好发展至少一项体育特长,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通过开设校本选修、组建运动队、举办体育节、开展健康教育、组织户外拓展等方式,养成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科技发展人
科技教育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非常重视科技教育工作,一方面不断加大投资增建设施设备,新建和完善创新机器人、建筑模型、电子及桥梁制作和虚拟机器人等创客实验室。另一方面,举全校之力举行科技节和科普开放日等重要的科技活动。学校师生科普志愿团队走进社区、农村小学开展科普活动,认真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心育愉悦人
学校通过开设校本心理必修课、校本幸福课堂选修课等形式,培养学生体验幸福、发现幸福、创造幸福、给予幸福的能力;通过立体化心育培养积极学生、打造阳光教师、塑造幸福家长。学校每年举办心理文化节活动,普及心理学、心理健康等知识,让师生在活动中提高心理关照意识,了解自助求助渠道,有力地保障师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生态影响人
学校以生态文明教育为基础构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开设生态课程,强化师生生态意识,提升师生生态素养。成立各类学生社团,利用每年举办的生态文明节活动,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
教学成果
学生成果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高中80%以上毕业生被一本院校录取,其中40%以上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985/211大学或双一流建设大学录取。初中毕业生在广州市中考中“十年三榜首”,95%以上升入优质高中学习。毕业生陈润森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科学研究领域“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刘杨思成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是广东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和华南理工大学等大学联合开办中学生“学术兴趣与素养培养导师制计划”科创班,为学生提供无边界的学习资源协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学校系统设计了科技教育课程,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先后有39名学生入选广东省市英才计划。学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项。16名同学获得全国、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校“天省汽车智造”小组自造汽车4台、无线电测向队获得52项国家级奖。周智豪、李政德、赵清影获得全国学科类竞赛二等奖。苏殷桐获得亚洲青少年机器人锦标赛一等奖,汪亦彤获得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教育竞赛木桥梁结构设计一等奖。6名同学成为广东科技报封面人物。2019年王宇杰获得航海模型帆船项目世界锦标赛青年组银牌,刘力桐获得全国青少年网球U14组男子冠军。刘灿盛、包涵铭等5名学生被授予国家一、二级运动员。学校建有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获得国际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合奏组金奖,舞蹈团获得亚洲国际艺术大赛一等奖。
学校与英国博航特学校(BohuntSchool)合作开设高中课程,设ALevel课程、AP课程及中外融合课程。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连续两届毕业生100%被US NEWS或QS世界排名前100大学名校录取。
教师成果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教师69人曾获各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名教师、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20位教师被聘为市、区教研院学科研究员。
学校文化
学校以“创办一所值得信任受人尊敬的卓越学校”的办学目标,追求“让每一个生命都充满活力和智慧”。以“知爱能品、励学敦行”为校训,培养“充满好奇心、有逻辑思维能力、有坚定的毅力、有责任心、有同理心”的勇于追求生命独特价值的学生。
社会责任
2020年6月14日,广州天省实验学校捐助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帮扶当地村民及留守儿童系列公益活动在乐昌坪石举行,学校董事长莫道明教授出席。当天上午,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师生自发捐款10万元设立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怀旧基金”捐赠仪式在坪石老街定友图书馆举行。该基金主要用于反馈曾哺育过当时坪石师生、以及支持研学基地建设的当地村民及其后代。
2025年1月25日至26日,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师生与家长在越秀区迎春花市的档口“营业”,各展所能,开档进行爱心义卖。
学校荣誉
注:以上仅收录部分荣誉,参考来源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广州天省实验学校.2024-01-11
广州高中生体验职业模拟招聘会.中国新闻网.2025-02-07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等8所民校更名.今日头条 羊城派.2022-01-29
广州一中学开设黄旭华班,招收具有突出数学、物理潜质和特长的中学生.百家号.2025-02-07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开设“黄旭华班”,六年一贯超小班教学.百家号.2025-02-07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2023年初中招生简章.广州天省实验学校.2024-01-11
高校教授带高中生做研究,天省与华工合作开展“导师制计划”.广州日报.2025-02-07
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带领广州青少年拥抱“星辰大海”.中国新闻网.2025-02-07
绿叶对根的情意——访我校优秀党员翟亚茹老师.学校官网.2025-02-07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访我校优秀党员杨艳婷老师.学校官网.2025-02-07
天省榜样.天省榜样.2025-02-07
天省榜样.天省榜样.2025-02-07
天省榜样.天省榜样.2025-02-07
天省榜样.天省榜样.2025-02-07
课程简介.学校官网.2025-02-07
格源课程.学校官网.2025-02-07
生命化六育课程.学校官网.2025-02-07
省实天河学校捐助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学校官网.2025-02-07
天省学子在迎春花市开档营业 进行爱心义卖.广州日报大洋网.2025-02-07
职业商业戏剧制作人(朱潇然).学校官网.2025-02-08
国绰然.学校官网.2025-02-08
登上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的省附学子(陈润森).学校官网.2025-02-08
年轻有为的企业家(莫浩).年轻有为的企业家(莫浩).2025-02-08
优秀校友.学校官网.2025-02-08
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张可盈).学校官网.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