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平乐村

平乐村

平乐村,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市孟津区平乐镇,位于河南腹地、洛阳近郊,地处汉魏故城遗址,南临“千年古刹”白马寺,距洛阳市10千米。截至2013年,该村有43个村民小组,6473口人,耕地面积9400亩,村庄占地面积3300亩。

平乐村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2012年全村实现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

平乐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部十佳美丽乡村创建称号。

历史沿革

孟津县平 乐镇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归来宴平乐,美酒斗诗千”诗句,脍炙人口,千古传颂。全村共有人口6473人,有43个村民小组。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喜爱并从事书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紧邻旅游胜地白马寺的平乐村出现了许多爱画牡丹的农民画家。随着洛阳市旅游业的日趋繁荣,外地观光者在欣赏洛阳牡丹芳姿的同时,对极具特色的牡丹画爱不释手,他们积极踊跃购买,促进了牡丹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平乐农民牡丹画”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最初以郭泰安为首的几位当地农民率先建立汉园书画院,切磋、交流绘画技术,推动牡丹画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后来,郭建中、郭泰森、郭西凡等先后通过拜师学艺,掌握了牡丹画创作技能,使当地绘画队伍不断壮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开始积极推动牡丹画商品化,村里几位比较有名的农民画家把作品销往西安市济南市昆明市等大城市,收入不断提高,调动了村民的绘画积极性,促使当地搞牡丹画创作的农民逐渐增多,为牡丹画销售数量的增加创造了条件,促使牡丹画销售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行政区划

经济

平乐镇平乐村是全国唯一的牡丹画生产基地,素有“书画之村”的美称,被誉为“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该县充分利用洛阳牡丹的社会影响力,张扬自身优势,明确发展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拓展销售渠道,把平乐村打造成中国牡丹画产业发展中心,建成全国最大的生产销售牡丹画基地,实现平乐牡丹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加强领导,成立协会

平乐县牡丹画产业工作顺利实施,平乐镇成立了发展牡丹画产业领导小组,成立了平乐牡丹书画院,以协会的形式进行统一管理,把大家的牡丹画创作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

(2)加强宣传,举办画展

宣传力度,营造牡丹文化氛围,在进村路口至平乐中心街道路两侧刷写绘制宣传标语和牡丹图案,在牡丹画商贸城设置大型宣传广告牌。围绕牡丹画市场策划各种宣传活动,吸引新闻媒体前来采访,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开辟平乐牡丹画专栏。每年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举办一次平乐县牡丹书画展和牡丹产品博览会,并邀请市、县美协专业人员评选“优秀牡丹画师”和“牡丹画新秀”各十名,扩大平乐牡丹画对外影响,提升其市场价值。

(3)加强培训,壮大队伍

加强书画艺术的普及工作,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对书画从业者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从业者绘画技能,培养书画后继人才。充分发挥平乐牡丹书画院的组织引导作用,聘请全镇优秀画家举办牡丹画培训班,每年由书画院组织举办3-4次牡丹画培训班,培训人次每年不少于150-200人次。充分发挥现有画家的“传、帮、带”作用,每名画家每年帮带10-15名新学员。加强牡丹画梯队建设,引导全镇中小学校增设牡丹画法、画技内容,各中小学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还聘请画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组织师生牡丹画展并评选“优秀教师”和“牡丹小画家”,激发学生爱牡丹、画牡丹的兴趣。多次邀请洛阳美术馆院长文柳川等知名画家进村入户,现场指导,给村民讲解绘画技巧和专业技术,提高创作水平。

(4)加强引导,资金扶持

镇政府每年设立专项培训资金给予支持。培养一批能拓展市场的牡丹画销售经纪人,每年对在牡丹画对外销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销售能人给予重奖。启动牡丹画一条街和牡丹书画市场建设,鼓励牡丹画家到平乐中心街或牡丹商贸城创办牡丹画创作室和展厅,对创办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的牡丹画创作室和展厅的商户给予1000元资金扶持。引导促进牡丹画及关联产品上档次、上规模,组织画家外出考察市场,发展写意牡丹画和工笔牡丹画,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组织当地干部及平乐牡丹书画院画家到民权县“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发展思路,树立产业发展理念,提高创作和市场运作水平。

近年来,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利用资源优势,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2012年全村实现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

取得成就

在平乐村牡丹书画创作群体的共同努力下,该村已形成书画、装裱一 条龙服务体系,共有100余个牡丹画专业户和300余名书画爱好者,其中省、市、县画家协会会员20多名,年创作生产牡丹画10万余幅,实现销售收入900余万元。农民创作的书画作品除了在当地销售,部分还在山东省陕西省山西省等地的旅游精品商店销售,有些还漂洋过海,被日本美国、东南亚各国书画爱好者收藏。牡丹花会期间,在国花园、洛阳牡丹园、神州牡丹园等5家牡丹园以及我市各大景点摆设摊位50余个,有100余名农民画家参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创作销售牡丹画4万余幅,实现收入500余万元。2006年4月份,省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简报形式对《“小牡丹”画出“大产业”——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大力发展牡丹画产业》进行了专期刊发,4月21日,徐光春书记对此做出重要批示:要落实、扶持、推动平乐镇农民牡丹画产业的发展,采取措施,将其打造成“中国牡丹画第一村”。2007年,平乐村被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荣誉称号,平乐镇也被文化部、民政部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文化

文物古迹

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南临“千年古刹”白马寺,距洛阳市1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获得荣誉

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之一。

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部十佳美丽乡村创建称号。

参考资料

我县平乐村荣膺2013“中国最美乡村”.孟津区人民政府.2024-04-01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央视网.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