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基督教建立的华西协和大学社会学系,为国内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图书馆之一,是一座以民族类文献资源为特色,包含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等学科门类文献资源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馆舍包括武侯校区图书馆、航空港校区图书馆(南馆、北馆)、太平园校区资料中心三部分,馆舍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武侯校区图书馆8000余平方米,航空港校区图书馆40000余平方米,院系学科资料中心1000余平方米。

历史沿革

西南民族大学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建成的民族高校图书馆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将原基督教建立华西大学社会学系全部图书资料和国立四川大学社会学系部分图书资料划归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使新建的图书馆藏书得以充实。并初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藏书体系。

1956年,图书馆随学校迁入武侯校区。1986年7000多平方米的新馆落成,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自为图书馆提名。2003年10月航空港校区16500平方米图书馆建成

实现了集、藏、借、阅、咨一体化全开放管理模式。2007年,航空港校区24000平方米的北馆落成,至此,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50000平方米。

人员情况

现有正式职工82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0人,中级职称28人;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3人,硕士及本科双学位14人,本科及以上占全馆职工总数的67℅。

图书馆馆训

本馆馆训为:“质量立馆、特色兴馆、学术强馆”。本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馆藏文献情况

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文献(含电子文献)总数达500万册,外文书刊10万余册,报刊近5000种,电子资源数据库60余种。馆藏图书文献中,民族类及相关图书文献达30余万册,含多种文字及版本的《大藏经》、《贝叶经》、清代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地方志以及20世纪50年代民族调查资料等珍贵文献。位于本馆三楼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设有藏学文献中心和彝学文献中心,收藏藏族彝族各类典籍经卷25000余函(册)。馆藏古籍文献2.6万余册,其中有善本2349册;民国版图书近2万余册。此外,还有部分旧地图及手稿等。电子资源建设方面,购置了60余种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了多种特色数据库。其中自建的《羌族文献数据库》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第三期文献保障建设系统(Calis)特色文献资源库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和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立项。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馆藏图书文献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特色日益突出。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文献保障,并成为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的咨询基地和文献中心

参考资料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简介.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20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