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东仲元中学

广东仲元中学

广东仲元中学(GUANG DONG ZHONG YUAN HIGH SCHOOL)简称仲元中学,是一所公立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是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国百强中学。

学校始建于1934年春,是胡汉民、刘芦隐、任中敏等诸位先贤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著名民主革命家邓仲元先生而筹办创立的一所纪念性学校,创立初期为私立高中;1942年,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仲元中学”;1980年,复名为“广东仲元中学”;1998年,改为全日制高中。2022年,变更为全日制完全中学。

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1934年的早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民主革命家邓仲元将军,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家和宣传家胡汉民、刘芦隐、任中敏等诸位先贤筹办成立私立仲元中学。最初的校址在文德路省立图书馆旧址,也就是先前的广雅书局(今广州中山图书馆附近),把前藏书楼粉饰一新改为教室与礼堂。

抗战时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往广州北郊蚌湖

1938年10月,学校迁至韶关曲江鹤冲岗办学。

1942年,正式命名为“广东省立仲元中学”。

1945年1月,校址迁至粤东兴宁罗浮司乡;同月23日,梁镜尧校长率领仲元中学70多名师生与进犯日军展开血战,奋勇抵抗,七英烈卫国捐躯。

1946年2月,校址迁至越秀山仲元图书馆。

1946年8月,广东仲元中学迁至番禺市桥镇西郊大沙地继续办学。

建国之后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曾易名“市桥一中”、“番禺县第一中学”。

1980年1月,学校恢复在“文革”动乱期间被取消的“广东仲元中学”校名,恢复学校办学体制,定为番禺县全日制完全中学。

1998年,私立仲元中学改为全日制高中。

1994年,广东仲元中学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6年,通过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验收。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第一校区位于番禺市桥城区。第二校区位于番禺区大龙街傍雁路,规划总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60个高中班、30个初中班,能够提供5400个优质学位。

师资力量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仲元中学现有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30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省、市名师工作室6个,省骨干教师、省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25人,高考研究组成员、市区学科中心组成员、特约教研员、学科研究会理事80人。

邓胜旺:正高级教师,教育部第8期全国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教育部第50期全国高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广州市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骨干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首批访问学者、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番禺区急需紧缺人才、番禺区政府特殊津贴“名家计划”、番禺区名校长。

正高级教师:邓胜旺、林少媚、戴世锋

南粤优秀教师:吴忠标、麦伟标、黄秀珠

广州市劳动模范:周俊武、林义平

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林少媚、戴世锋、庄建德、周华

“粤派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庄建德、戴世锋

羊城最美教师:戴世锋

中国好人、广州市好人:周俊武、林义平

番禺区名校长、名教师:邓胜旺、林少媚、戴世锋、周华、李苑文、秦磊、赖世锵、夏海芹

番禺区“禺山金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邓胜旺、林少媚、庄建德、林煜培、戴世锋、朱胜旺

番禺区基础教育“名师计划”:夏海芹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访问学者:邓胜旺、戴世锋

高校兼职教授、兼职教育硕士导师:邓胜旺、林少媚、庄建德、戴世锋、蒋湘桓、杜壬福、董军、胡稳辉、赵世兵

硬件设施

仲元二校区位于番禺区大龙街道傍雁路,规划总用地面积125273平方米(净用地119230平方米,道路用地604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5595.3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64180.8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1414.53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栋高12层图书馆及行政中心、4栋高6层教学楼、1栋高6层实验楼、1栋高8层综合科技楼、7栋高12至13层宿舍楼、2间2层食堂、1栋高5层艺术中心及报告厅、1栋高4层体育馆、1座高2层体育场看台、1座南入口大门、1栋垃圾收集站、1层人防及停车地下室。

办学成果

教师成绩

学校连续二十二年获广州市高三毕业班评比一等奖。荣获“中国百强中学”、“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中小学校本课程优秀学校”、“广州市文明单位”、“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广州市特色学校”、“广州市首届教育科研协作基地”等称号。

截至2021年,广东仲元中学教师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其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课题,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一等奖。

学校荣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新校徽主体由新校区校门、新仲元桥、汉字“仲元”、数字“1934”、篆书字体的校训、中英文校名以及两颗五角星等元素构成。

校徽主体下方“1934(年)”字样,寓意着我校历史之悠久。校训“亲仁、爱智、尚勇、向美”以篆书的形式居于校徽主体下,校名由孙中山先生手迹中文字体和英文字体组成。

• 校训:亲仁、爱智、尚勇、向美

亲仁:“仁”是学生精神发展的首要精神品质,体现了博爱与平等、人道与尊严等价值,以表达从个体到人类的人道关切。

爱智:“智”吸纳了哲学的理性与思辦,将科学的探索纳入进来,使君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更贴近现代中学的教育要求。

尚勇:“勇”凝聚了仲元精神乃至人格普适意义,也诠释了以彭加木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信仰的执着。

向美:“智”“仁”“勇”并不是彼此孤立的,相反,它们水乳交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最终归于人格的最高境界——“美”。

• 校歌

仲元中学校歌是由中华民国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梁寒操先生作词,中国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教育家及文学家、被誉为华人世界中的全能音乐家黄友棣先生作曲,创作时间大约在1934-1935年学校初创期间。

《仲元中学校歌》

越秀区之山苍苍,珠江之水泱泱,是我仲元所在之乡。

民族之气堂堂,革命之志昂昂,是我仲元所放之光。

我是仲元学生,永远毋忘,永远毋忘,

完颜仲元精神焕发高扬。

守吾道,至中至正;养吾气,至大至刚。

为主义犯难冒险,为真理扶弱锄强。

要保斯文于不坠,还凭我武之威扬。

此乃我先烈仲元之精神。

风气久开流泽绵长,此乃我民族千古之正气;

悬为我校今日之纲常。

青年读书所学何事?献身为国救世兴邦。

研科学,探新知,智则剖析毫芒。

崇博爱,倡大同,仁则恺悌慈祥。

尚牺牲,能奋斗,勇则百炼成钢。

斯不愧时代之先驱,斯不愧国家之精干,

乃无先烈的门生。

我是仲元学生,永远毋忘,永远毋忘,

完颜仲元精神焕发高扬。

社团活动

截至2023年5月,广东仲元中学的学生社团共有30个,其中高中社团24个,初中社团6个,覆盖了文学、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是学生发展个人兴趣,锻炼个人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平台。

每个学生社团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活动,如英语文学社的“英语微技能大赛”、电视台的特色节目“关注仲元”、电台的“Charming Voice”歌唱比赛、BDM的体育科技节快闪活动、辩论社的“新生辩论赛”、模拟联合国一年一度的模拟联合国大会、定向运动社“New Way”校园定向比赛等,这些活动既为广大同学深入了解社团提供机会,也让社员们展示学习的成果,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邓胜旺

历任领导

辛亥革命元老胡汉民是首任董事长,政治家刘芦隐为第一任校长。后因胡汉民逝世,董事会改组,蒋介石为名誉董事长,余汉谋为常务董事长。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地图.地图.2024-04-06

学校简介.官网.2024-04-07

广州市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邓胜旺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2024-04-07

浩然正气君子风范 创业千秋卓立禺山.广东仲元中学.2024-04-07

广东仲元中学85岁了!数千校友回校参加“仲元跑”.m.toutiao.com.2022-06-23

广东仲元中学85岁了!数千校友回校参加“仲元跑”.m.toutiao.com.2022-06-23

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命名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5-03-05

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名单.广州日报.2024-04-07

广东仲元中学85岁了!数千校友回校参加“仲元跑”.m.toutiao.com.2022-06-23

广东仲元中学教育集团:“四联四共”绘就“君子教育”的同心圆.m.toutiao.com.2022-06-23

照片背后的故事——粤军名将邓仲元三:后世纪念.澎湃新闻.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