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砭石
泗河砭石,又称泗滨砭石,是产于泗水的砭石。它被视为一种能治病的石头。砭石中又以泗水县砭石疗效为最佳。泗水县砭石的岩石学名为“玫瑰晶大理石”。
泗水砭石的历史可追溯至约8000年前伏羲时代,当时已有关于利用砭石治疗民众疾病的记载。在中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砭石疗法被尊为砭、针、灸、药四大医术之首,并被誉为针灸之源、药物之始。《史记·仓公列传》记载的扁鹊为齐桓公诊病及成功救治国太子的故事,生动展示了泗水砭石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孔子以击作为养生手段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泗水砭石用于保健养生的历史悠久性。
泗水砭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称为“紫云石”的矿物质,其中最多的是、氧化钙,其次是氧化硅、氧化钠等。它有三大特质,分别为超声波特质、远红外特质、音乐声学特质。因泗水砭石为微晶结构,其微晶间隙被铁质和其他金属元素充填,敲击岩石能发出金属之声。根据泗水砭石的物理化学检测结果,结合当地地质勘查,研究部门提出了“深海沉积——陆地抬升——石陨石冲击——带电粒子渗透”泗水砭石成因假说。泗水砭石产品主要用于医疗、保健、养生和饰品、礼品等市场。
名词解释
砭
源自《黄帝内经》。砭、针、灸、药是中国独立并存的四大医术,古称砭、砭石,现称砭术,是用石制工具进行医疗保健的一种方法。
泗滨浮磬
源自《尚书》“海、岱、淮……惟徐州厥贡泗滨浮磬。“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说的是产生于山体地表的片状、无须加工或稍做加工既可发出乐音的石头。在距今4100年前的大禹帝时期是贡品,是祭祀用的神器;后泗滨浮磬是佛家、道家的法器,儒家的礼器,而由多块磬组合在一起的编磬与编钟则成为标志帝王之尊的乐器。
主要特征
因泗水砭石为微晶结构,其微晶间隙被铁质和其他金属元素充填,敲击岩石能发出金属之声,音阶齐全,砭音极丰,声音纯在清悦,且有极强的穿透力,是它石所不能比及,所以,称之为“泗滨浮磬、响石、乐石”等。
历史沿革
起源
“泗水砭石”从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记载,在《黄帝内经》中被誉为中国中医砭、针、灸、药四大医术之首,被后人称为针之祖,灸之母,药之始。《史记•仓公列传》记载的2500多年前扁鹊见齐桓公、扁鹊救治虢国太子的历史典故说明了泗水砭石的具体应用;同一时期,孔子击磬养生也说明了泗水砭石用来养生由来已久。
据中国地震局科学家考证和对产地的地质勘查后科学家提出陨星撞击说:6500万年前一颗特殊陨星撞击了鲁西南地区,陨星撞击地表岩层产生爆炸,在高温、高压、等离子环境中,星际物质与地表岩层相互交融、渗透,最后落在地表,形成浮石,即泗水砭石。
发掘过程
1955年,郑州商城遗址出土一件玉质剑状砭石,与古代九针中的“铍针”外形相似。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根磨制石针,针长4.5cm,中间手持部位为四棱形,一端扁平有半圆形刃,可用于切开肿;另一端呈锥状,可作针刺之用。经鉴定,此石针被确认为针刺的原始工具——砭石。1965年,湖南华容县长岗庙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三件磨制精细的状石器,三件都是单面斜刃,刃口锐利,作为砭石用,可以切开皮肉。1966年湖南长沙接驾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一件石刀,长约6cm,宽约2.3cm,其上有一圆孔,可用来切开皮肉。从这些经常列举的实物来看,砭石的形制有镰状、锥状、针状、剑状、锛状、刀状等多种。
1973年,河北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第14号墓葬出土的砭镰,形制与用于农业生产的石镰大体一致,长20cm,最宽处5.4cm。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两枚锥形砭石,其中一枚粗端为三棱锥形,细端为圆锥体;另一枚尖端为长而锐利的三棱锥体。1974年,云南古大理国境内的一个佛塔塔基中出土一件磨制精细的砭石,石质细密光洁,长4.7cm,宽3cm,下端有刃,两侧有明显的用手握持的痕迹,显然是用于切割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被确认为砭石的石器,在形制上与其他普通石器并无多大差别,学者们在确认砭石时,一般并不阐述详细理由,其主要依据是石器本身的形制和功能,大凡具有锐利的尖锋或锋利的刃口,适合锥刺或切割的石器,都有可能是砭石。
1978年,华东地区出土了13枚春秋时期的泗滨编磬,其中两枚受损。这一发现促使山东省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继续寻找这种特殊的石头。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他们成功发现了已失传两千年的稀有泗滨浮磬(石)。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范业伟在开发泗滨浮磬(石)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这种石头具有奇异的能量场,能够用于治疗。经过深入考证,他确认这种石头正是中国古代医术中使用的“砭”。从1993年开始,范业伟主持的企业(起初名为“中北音像”,后更名为“北京泗滨砭石技术开发中心”)正式启动了泗滨浮磬(石)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开发中心开展了为期近两年的“磬与健康研讨”活动,面向社会公众,旨在探索泗滨浮磬(石)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通过反复研制多种形状的砭具,并进行实践应用,收集了大量第一手临床资料。经过总结,提炼出“感、压、滚、擦、刺、划、叩、刮、拍、揉、振、拔、温、凉、闻、挝”等多种手法,这些手法后来被称为砭术十六法。
开发中心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考证工作,以证明用泗滨浮磬(石)制作的砭具正是古代的“砭”。考证工作找到了多个证据:首先,《黄帝内经》中提到“砭从东方来”,这里的“东方”指的是包括山东莱州湾至江浙一带的“海洋文化带”,即现在的东南沿海地区;其次,宋代的罗泌在《路史》中记载“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伏羲作为东夷一支的太皞部落酋长,其活动地区与东南沿海相符;再者,莒县、大汶口遗址等地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大量的砭具。
开发中心联合了中国科学院、核工业部、国家地震局、北京中医药基础医学院等权威实验室,对泗滨浮磬(石)进行了近三年的物理化学检测。这些实验室对泗滨浮磬(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泗水砭石的形成,进行了较为合理可信的分析和推论。根据泗水砭石的理化检测结果,结合当地地质勘查,研究部门提出了“深海沉积——陆地抬升——石陨石冲击——等离子渗透”泗水砭石假说。
分布区域
泗河砭石产地源自古泗河流域,古泗水流域流经多省,不确指现在的泗水。
《泗水砭石》团体标准
2023年11月17日,中国首个《泗水砭石》团体标准实施发布会与砭石高层论坛在泗水举行。活动邀请了中国珠宝玉石专家、省内外中医药专家以及从事“泗水砭石”生产研发的专业人士出席。会议核心为发布并实施“泗水砭石”团体标准,同时围绕砭石产业化进程、其与中医药领域关联等议题展开高层讨论。
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研究员程佑法,在会上对“泗水砭石”团体标准的核心内容及编制过程进行了阐述。标准明确了“泗水砭石”的术语定义,规定了产地范围、检测特性、检测方法、命名规则、标识要求、包装、运输及储存条件。程佑法指出,通过这一团体标准的实施,“泗水砭石”已获得正式的身份认证。
主要成分
泗水砭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称为“微晶灰岩”的矿物质,其中最多的是锶、氧化钙,其次是氧化硅、氧化钠等,还有铝、铁、镁、磷等多种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含有铬、锰、、铜、等超过36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放射性物质含量极微。同时部分砭石中含有铜、铁等金属物质,致使砭石会呈现灰黑色以外的红、黄、绿等颜色。总的来说,合格的砭石对人体有益无害,是制作中医医疗器械的上品。
特质及其作用
超声波特质
超声刺激有较深的穿透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超声波对人体有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砭石每摩擦人体一次就能产生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超声波脉冲,平均超声波脉冲次数可达3708次,频率范围为2万~400万Hz,高于其他玉石所能发射的超声波,是所有材质之首。而适量的良性的超声波作用于人体可以产生以下的作用。
按摩作用
超声波能对体内细胞施加一定量的压力,促使细胞产生微幅振动。此类微观运动有助于调整病变细胞状态,旨在实现治疗效果。
热作用
当人体接纳超声波能量后,皮肤区域的血液循环显著增强,伴随组织内部产生温热效应。这种热能具有多重治疗价值,如缓解疼痛、舒缓肌肉紧张以及优化组织微循环状况。此外,超声波还能够介入体内特定的化学与生物学过程,通过调节酶活性等方式重塑人体内代谢环境与状态,进而推动疾病的向好的方面转化。
生物学作用
超声波可影响人体内某些化学或生物学的变化过程,改变酶的活性等,从而改变人体内的代谢环境和状态,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
对神经系统作用
神经系统对超声波具有高度感知能力,适量的超声波暴露能够抑制神经系统活动,导致神经冲动传递速率下降,由此展现出显著的止痛效果。
其他作用
超声波能够激发胃肠道增强蠕动活动,并促进其分泌功能提升。同时,它亦能引发心脏冠状动脉扩张,有效增进心肌血液灌注。此外,超声波还有助于扩张肾脏血管,进而提升肾脏整体血流量。
泗水县砭石因其卓越的超声波属性,被公认为一种极为优质的纯天然养生器具。对于任何医疗手段的评估,除了考量其治疗效果外,其保健效能同样不容忽视。保健在预防疾病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古人的“治未病”理念与今人倡导的防患于未然,均旨在强调在疾病尚未显现之时即注重保养,以达致疾病无从滋生之境。在这方面,砭石疗法展现出了显著的保健优势。
远红外特质
砭石有奇异的能量场,作用于人体皮肤表明可产生极远红外辐射,其频带极宽,远红外频率可达范围为7~20um。它能吸收人体的热量,再将这些能量转化成对人体有利的远红外线,向人体辐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
音乐声学特质
泗滨浮磬声音优美,为古代皇室贡品和法器,是用于音乐疗法的好乐器。正是由于砭石的这些特殊物理化性质,很适合将它作为治疗工具。
砭石器具
自从砭石被发现并逐渐认识到它的治疗作用以后,这种神奇的石头被制作成各种便于人们使用的样式,或者加入了现代高科技的成分,使砭石更适合现代人的使用,目前已逐渐的被人们认可并逐渐普及开来的砭石主要有以下几种。
1.砭板
砭板是一种常用的多功能砭具。形状多样,常用的有鱼形和肾形两种。有大、中、小不同的规格。砭板的特点是两侧厚薄不一样。可用于刮法和擦法,还可用于感法、温法、凉法。鱼形砭板还可用于点法和划法。
2.砭镰
砭镰一侧成弧形,另一侧成镰刀锐刃。长20cm,宽5.5cm,厚1.0cm,重150g。适用于刮法、擦法、抹法、割法、划法、刺法。
3.砭锥
将砭棒的一端磨成锥状即成砭锥。砭锥分为大小两种:大砭锥的尺度为2.8cm×12cm,重190g;小砭锥的尺度为1.5cm×10cm,重40g。砭锥形态和砭棒相似,可当砭棒使用。砭锥用于砭术的按穴点法,还可用于滚法和擦法。
4.砭块
砭块是质量较大的长方体砭石块,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大砭块尺度为25cm×15cm×1.7cm,重1800g;中砭块尺度为24cm×12cm×1.7cm,重1400g;小砭块尺度为20cm×10cm×1.6cm,重900g。用途广泛,可用于感法、压法、擦法、叩法、温法、凉法,还可放在枕头下用其来医治头痛、失眠和高血压。最适宜用来治疗腰腹部疼痛。
5.砭扣
砭扣是用泗滨浮石做成的纽扣,直径为2.2cm,厚0.2cm,重8g,中部有两个小孔,可用线缝在帽子或内衣上,也可用绳穿后挂在胸前当砭石佩使用,是组成多种砭石保健服饰的基本元件。
6.砭棒
砭棒是圆柱形的砭石,直径为2.8cm,长度为12cm,重220g。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的滚法,也可用于感法、压法、擦法、温法、凉法、叩法。
7.砭梳
砭梳是用泗滨浮石做成的梳子。根据梳子具有多齿直接刺激头皮的原理,将泗滨浮石磨制成16齿或18齿的砭梳。通过直接接触头皮,使头上诸阳脉及其经穴受到刺激而起到治疗作用,砭梳可改善大脑缺氧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治疗多种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头痛等。
8.砭轮
砭轮是一种圆饼形的砭具,直径为5cm,厚度为1cm,重50g。轮中间有一小孔,便于夹持,可用于擦法和刮法。
9.砭滚
砭滚是用泗滨浮石做成的滚动工具。滚动部分呈圆桶状,长6.5cm,最大直径为1.8cm。沿中轴线两端有小孔,可插入金属轴,安装在金属架上能转动自如。手柄也由泗滨浮石做成。砭滚全重90g左右,其主要用途是施行滚法。
10.砭球
砭球是用泗滨浮石做成的球形砭具,直径为5.3cm,重210g。砭球是砭术失传后在民间一直流传的保健工具,俗称健身球。一般两个球一组,可在掌中玩。砭球除了用作健身外,还可在感法、压法、滚法、擦法、叩法、扭法、旋法、振法、温法、凉法等法中应用,特别是用砭球施叩法对消除疲劳有较好的效果。
11.砭豆
砭豆是用泗滨浮石做成的砭粒。直径约1cm,磨去尖角锐棱以免刺伤皮肉。可将其填充枕头,也可将它放在地上,用足踏或滚动进行足底保健,又可将它放在小布口袋里,将布袋置于患处。
12.砭佩
砭佩是用泗滨浮石做成的圆饼形饰物。佩上有一小孔,可以穿绳佩戴,感应时间长,效果较好。可用于气管炎、心脏疾患及胃部不适等。还可用于刮法和擦法。
13.砭铲
是用泗滨浮石做成的长15cm、高1.5cm、宽1.2cm、上面平、根部3cm、尖端呈铲式的砭具。可用于铲法、划法。
14.砭尺
砭尺是用泗滨浮石做成长方体砭块,尺度为20cm×3cm×1.5cm,重量约为250g。可用于感法、压法、擦法、刮法、叩法、温法和凉法,也可用于自我保健。
15.砭刀
砭刀是将新砭镰和砭锥融合而成,并增加了木手柄。全长24cm,砭锥呈等边三角形,厚度约1cm,另一端将砭板去掉两角,嵌插入木柄两端。砭板裸露部长8cm、宽4cm,锐缘在下方,头部呈圆形。可用于叩、拍、划、擦、抹、刺、刮、剁等法。小孩、老人和骨质疏松症者禁用叩法和剁法。
16.磁砭
磁砭是将砭石疗法与磁疗法配合应用。将磁片粘结在各种砭具上可制成磁砭块、磁砭砧、磁砭板、磁砭锥等。
17.电热砭
将电热元件粘结在各种砭具上制成电热砭,如电热砭块、电热砭砧、电热砭板、电热砭锥等。使用前接通电源就能使砭块变热并长久保持温度。主要用于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形成的痹证。
18.砭砧
砭砧形状为长方体,长8.5cm,宽5cm,厚1.8cm,重220g。可用于感法、压法、温法、凉法、擦法、叩法、刮法、揉法,砭砧的角可用于刺法和划法。
19.椭圆砭石
椭圆砭石,长12cn,宽7cm,厚2cm,重250g。主要用于摩法、擦法、温法、叩法、刮法、揉法、凉法。临床治疗各科疾病,经筋疾病首先施揉法以行气活血,散解肌。
20.泗滨浮石首饰
用泗滨浮石制作的首饰有项链、手链、手镯等。佩戴泗滨浮石既有美感,又能保健美容。
21.石琴
石琴已广泛应用于音乐疗法,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收藏价值
藏石作为一种小众文化也同样迅猛发展起来。与字画等藏品不同,名玉名石自然质朴,不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增值,还可以反复消费而不产生损耗,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可以体现出收藏者的文化层次、格调、涵养。而随着藏宝玉石观念的进步与更新,传统的宝玉、奇石收藏逐步被收藏某些稀有、且实用的矿物宝玉所替代。砭石,就是这样一种值得收藏的矿物石。
砭石来源于5.5亿年前的古海相沉积岩,经二次高温高压,又经过“太空源、火山源、陆源”三源浮沉物沉积而成,古称“金玉”或“金刚钻”。真砭石集天地之灵气,历经数亿年时间洗礼,集天然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世界上其它任何物品都很难同时达到以上条件。唐朝zhong国宫廷就出现了泗水砭石的收藏,而翠生石(翡翠)收藏是从清末才兴起的。因此,一套真砭石产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在砭石中,泗水砭石的收藏价值尤其高。泗水砭石是中国最早被命名的石材,天然片状,用它制成的泗滨浮磬早在五千年前便是贡品。“天地气交、本色玄黄”,形容的就是天地氤蕴、造化之物的玉质泗滨浮磬、泗水砭石。
开发与保护
2020年12月7日,经泗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同核准,泗水县砭石博物馆成立,旨在宣传砭石文化、树立砭石康养理念。这一博物馆位于泗水县泉源大道代家庄村西。
2023年11月17日,中国首个《泗水砭石》团体标准实施发布会暨中国砭石高层论坛在泗水召开。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研究员程佑法,就“泗水砭石”团体标准主要内容及标准编制作了说明,界定了“泗水砭石”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泗水砭石”的产出范围、检验特征、检验方法、定名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他说,从此,“泗水砭石”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明。
参考资料
泗泉食美|泗河之滨,有一种神奇的石头叫砭石.m.toutiao.com.2022-05-27
“泗水砭石”有了身份证明.大众日报.2024-01-08
泗泉食美|泗河之滨,有一种神奇的石头叫砭石.齐鲁壹点.2024-04-25
天下泗水.齐鲁壹点.2024-04-25
泗水砭石的混乱期.三联生活周刊.2024-01-08
泗滨砭石.泗水县人民政府.2024-04-25
“泗水砭石”有了身份证明.上观新闻.2024-04-25
砭雀真砭石,收藏新选择.新浪网.2024-04-25
“泗水砭石”有了身份证明.大众日报.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