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郡主

郡主

郡主,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封号之一。 晋始有郡公主,简称郡主。《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桓温 (指桓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南梁刘孝标注引《妒记》:“桓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梅尧臣《桓妒妻》:“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

郡主称号在隋、唐用以封皇太子之女,宋沿唐制。明、清用以封亲王之女,凡受封者,均以郡主称之。义安郡主、长沙郡主、南平郡主等是中国古代郡主封号的代表人物。

出处

郡主的称号始见于晋。《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桓宣武 (指桓温)平蜀,以李势妹为妾”。南梁刘孝标注引《妒记》:“桓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梅尧臣《桓妒妻》:“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

历史沿革

郡主的称号最开始出现于晋朝,隋、唐时期用该称号封赏皇太子之女,宋朝沿唐朝的制度。明朝、清朝用该称号封赏亲王之女,获得封号的人,均被称为郡主。

在唐代,皇太子的女儿封为郡主,根据《唐六典 卷二 尚书吏部》记载:“外命妇之制:皇姑封大长公主,皇姊妹封长公主,皇女封公主,皆视正一品;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视从一品;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例如李隆基次子太子李瑛之女曾经封为博平郡主

在宋代,皇太子、亲王的女儿被封为郡主,北宋宋徽宗时期郡主封号被改名为宗姬,根据《宋史 礼志十八》记载:“徽宗改公主为姬,下诏曰:‘在熙宁初,有诏釐改公主、郡主、县主名称,当时群臣不克奉承。近命有司稽考前世,周称“王姬”,见于《诗》《雅》。“姬”虽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其称大长者,为大长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国号,内两国者以四字。

在明代,亲王的女儿被封为郡主,郡王的女儿被封为县主,根据《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九 公主》记载 :“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

在清朝,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即郡君;贝子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即乡君。

代表人物

义安郡主

宜城公主李裳秋是的第二个女儿,母亲不详。她最初被封为义安郡主,并嫁给了驸马。在神龙革命后,她被晋升为宜城公主。宜城公主以割去和驸马有染的侍女的耳鼻以及驸马的头发而闻名,她还让集属官观看这一场景。由于这些行为,她最终被贬职。宜城公主在李显复位后再次晋升为宜城公主,并与其他公主一起开府,设置属官。

长沙郡主

赵玉牒,是刘宋淑德皇后族尚宋诸王女、长沙郡主,是宋司马平阳侯尹鹏飞的原配夫人。后随夫尹鹏飞迁居县霞阳留田(现在渡上馆)。北宋赵恒景德三年(1006)辞世。她死后,皇帝遣官员御祭,并按侯爵礼制立碑、碣。

南平郡主

南平郡主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标朱标的第四女,生母不详。她的父亲于1392年逝世,兄长朱允炆于1399年登基,但没有她受册公主和嫁人的记载。她的四叔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朱允炆朱允的江山。朱棣即位后,就是明成祖,次年改元永乐。永乐十年(1412年),南平郡主去世,被明成祖追册南平郡主。

溵水郡主

水郡主系明朝唐宪王之次女,生于天顺五年(1461年)十二月十九日,成化十四年(1478年)与仪宾庞成婚,弘治五年(1492年)四月十十六日以疾终,时年三十二岁,弘治六年十二月十日葬于南阳城西。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郡主.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22

皇帝女儿“愁嫁”:尉迟敬德拒李世民“嫁女”——中新网.中新网.2023-12-21

谁说女子不如男 盘点史上最霸气的九位公主--图说天下——中原网.中原网.2023-12-21

炎陵的长沙郡主赵玉牒墓.株洲日报数字报.2024-02-22

故宫娃娃玩偶回来了.m.toutiao.com.2022-06-23

满族“格格”称谓讲解.m.toutiao.com.2022-06-23

郡主.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22

明成祖朱棣.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23

琅琊榜 (2015).豆瓣电影.2024-02-24

忠烈杨家将 (2013).豆瓣电影.2024-02-24

倚天屠龙记(2009).豆瓣电影.2023-09-12

倚天屠龙记(2003).豆瓣电影.2023-09-12

倚天屠龍記(1978).豆瓣电影.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