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广臻
雷广臻,男,1957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辽宁省红山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玉器工艺组副组长,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学科评审组专家,当代中国红山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先后发表论文230篇,专著10部。
个人作品
出版译著《晚清外交使节诗文选译》;出版专著《中国民主史纲》《朝阳经济浅说 》《雷广臻学位论文集》等10部;主编《古玉今蕴》《朝阳化石》《走近牛河梁》《中国朝阳(画册两部)》等书籍。
个人荣誉
曾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辽宁省和朝阳市人民政府社科成果奖。
人物观点
1.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也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考古学 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研究红山文化,需要有新的视角,新的方法。从社会管理系统的角度切入,对红山文化社会情况进行探究,就是一种新的尝试。
2.以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为中心,其影响向南可以达到京津地区,往西至滦河流域,向北到内蒙古草原深处,向东越过了科尔沁草原。红山文化拥有一大批造型别致、形象、生动的玉器。玉器多以动物为题材,这些动物都是当时人们能够接触到的动物。红山文化大型玉龙多数出土于红山文化遗址。甲骨文的龙字,象形字,有头部和卷曲的身体,所象之形就是玉龙,也可以说甲骨文龙字的一个来源是红山文化玉龙。甲骨文龙字是对玉龙的象形或抽象。
3.红山文化是有山头历法的文化。山头历就是利用山头与太阳的关系,以山头来为太阳运动定时位。站在一个观测点观察对面山头某个点的日出,并由此点的日出制定一个太阳年,可称为“地平历”或山头历。
4.红山文化社会人们的穿衣(包括穿鞋戴帽)问题,与今天的人们不一样。今天的大多数人缺少衣服了是怎样去买的问题、买什么衣服的问题。红山文化社会的人们要考虑做衣服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来的问题。当时衣服的材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动物的皮毛、蚕丝等,怎样获取或者更多地获取这些材料是当时人们 面对的重大问题。
5.圣人借助神秘力量管理社会,是红山文化社会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所谓神秘力量是指庙、冢、墓、坛、山台等,包括墓里葬者所佩用的玉器。圣人借助神秘力量管理社会,敬天(敬天神)、敬地(地祇、社稷)、敬祖先、敬物灵(日月山川),核心是管理社会、处理人的关系。处理死人的关系,也是为了理顺活人的关系。当时活人的关系就是人要敬神,人要活动,人要祭祀死者(死去的人)、祖神。祭祀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人的精神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关于天地的崇拜、关于日月的崇拜、关于四时的崇拜、关于鬼神的崇拜,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都出现了。圣人要做什么呢?圣人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风水》)”。这些“合”的作为就是圣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