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随村
泽随村是行政中心村,拥有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32个,总户数956户,人口3047人。该村面积7.04平方公里,有山林3500亩。主要的农产品有水产、水果、茶叶等。
2019年1月,泽随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情概况
每年村集体收入10万元,主要来源资源经济、物业经济和服务经济;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
全村共有低收入农户643户,2015人,占总户数的67.3%,占总人数的66.1%,其中1500—2500元有556户,1811人;1500元以下有87户,204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依次是打工、农业、经商。村域面积7.04平方公里,水田3470亩,旱地360亩,山林面积3500亩。
产业发展
主要农产品有水产、水果、茶叶、畜禽。专业种植大户有5户,大户基地130亩,水产、生猪、养殖大户共有11户。来料加工年加工产值350万元、就业人数300人,年发加工费总额为30万元。家庭工业户有2户,主要产品为食用油,年产值30万元,工业户年户均利润2.5万元。该村目前尚未发展农家乐。
公共设施
村基础设施方面,已经通公路并硬化,有公交车直达,村只有一个自然村接入安全卫生饮用水。农村信息方面,已接通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网络。服务与保障方面,村有幼儿园、小学、初中;低保户46户,105人,五保户集中供养14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比例达85%。
历史沿革
泽随村是徐偃王后裔聚居地,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时迁入,约有700余年的历史。村落距今有500年历史。
北面有大乘山和真武山,两座山上分别有一支水源流向泽随村,两支水流环绕村落一直向南汇入衢江区,溪流和村里的珠峰山被称为“双龙戏珠”。村中还有上湖和下湖。另有南北走向的泽真路和东西走向的兴泽路贯穿而过。
人文古迹
古建筑
泽随古村现今保存了128栋古建筑,其中明代建筑28栋,其余则是清代和中华民国建筑。古代建筑以“珠峰”为中心,以祖为纵向,以宗为横向,以上下湖为界线南北两侧分布。建筑随地势高低错落而建。同时还保留明代古樟三棵,古井六口,弄堂街巷布局有序,自然环境与民居融为一体。公共建筑有明代“塘沿厅”和上厅建筑。这些建筑有精细的木雕图案,有的饰以彩绘、墨绘,有的木、砖、石三雕齐全。无论前堂后堂、偏厅厢房,各部位的木雕姿态各异,有的达五六个层次,富有立体感。雕刻的内容有人物、动物、花卉、亭台楼阁、地方戏曲,反映了渔、樵、耕、读的农耕文化。
民居
整个村由宗族统一管理,每幢民居是村落的组成单元,堂、院、廊是共同的生活空间,而厢房、内室是个体活动范围,有合有分的内外秩序井然。内部装修砖、木石三雕齐全,尤其是木雕精细、内容丰富,姿态各异,极为精美。天井是一大特色,空间高敞,采光好,利于空气流通,下有石板铺设,排水便捷。2012年5月泽随村被列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村两委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做了很多努力,组织建造修缮了长廊和上下湖围栏,复制“贺田模式”,构建美丽乡村;开展小流域治理,变村中死水为活水;新修道路,并准备在未来几年改善基础设施和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