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彭刚

彭刚

彭刚,1969年2月出生,四川仁寿人,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副校长。

彭刚曾获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著有《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等,译有《自然权利与历史》《德国的历史观》《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等。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人物经历

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彭刚在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3月,彭刚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博士学位。

2012年7月,彭刚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2017年05月,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2018年06月,任清华大学文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2018年11月,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

2019年9月,彭刚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22年1月,彭刚任校党委常委。2022年9月兼任教务长。

主要成就

学术论文

1、《保守与激进──柏克的法国革命观》(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2期。

2、《保守与激进──柏克的法国革命观》(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期。

3、《历史与自由──对克罗齐历史哲学一个侧面的考察》《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4、《评克罗齐的历史与哲学同一说》《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5、《因果、目的与历史——对克罗齐历史哲学一个侧面的考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6、《克罗齐历史哲学二题》《江海学刊》1999年第1期。

7、《克罗齐与历史主义》《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

8、《施特劳斯的魔眼》《读书》2003年第7期。

9、《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刘北成张耕华、彭刚、赵立行郭艳君)《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10、《历史地理解思想——对斯金纳有关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反思的考察》丁耘、陈新主编:《思想史研究·第1卷·思想史的元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1、《叙事、虚构与历史——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12、《过去是一个神奇之地——海登·怀特访谈录》(海登·怀特、埃娃·多曼斯卡著,彭刚译)《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13、《美学与科学无法分离——阿瑟·丹图访谈录》(阿瑟·丹图、埃娃·多曼斯卡著,彭刚译)《学术研究》2007年第10期。

14、《呵呵勋爵与历史文本的游戏》《读书》2008年第7期。

15、《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6、《从“叙事实体”到“历史经验”——由安克斯密特看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新趋向》《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7、《后现代视野之下的沃尔什——重读〈历史哲学导论〉》《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

18、《被漫画化的后现代史学》《书城》2009年第10期。

19、《对叙事主义史学理论的几点辨析》《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20、《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1、《建设中国史学理论耕耘者的精神家园》(马宝珠、徐浩、张越、彭卫、彭刚)《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22、《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的安克斯密特》《史学理论研》2011年第3期。

23、《历史理性与历史感》《学术研究》2012年第12期。

个人专著

《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9月。

中国古代哲学批评史》(英文本,何兆武、彭刚著)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0月。

[美]列奥·施特劳斯著:《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

[美]贝克尔著:《论〈独立宣言〉——政治思想史研究》原附于卡尔·贝克尔著,何兆武译:《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月,第155-34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英]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编:《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7月。

[波兰]埃娃·多曼斯卡编:《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2007年12月。

英]爱德蒙·伯克著:《法国大革命反思》(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8年8月。

[美]帕森斯著:《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12月。

[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著:《德国的历史观》(彭刚、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2月。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彭 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清华大学.2022-02-10

彭刚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图/简历).百家号.2024-09-02

彭刚.清华大学.2024-09-02

彭刚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校友总会.2024-09-02

精神、自由与历史 (豆瓣).豆瓣读书.2021-12-19

叙事的转向 (豆瓣).豆瓣读书.2021-12-19

点亮身边的读书 “种子” ――记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