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封峦寺

封峦寺

封峦寺坐落在河北省沙河市册井乡白庄村西的大安山脚下,南、北、西三面环山,东向开阔有路通,南北山间有河谷,旧时谓其山环三匝、水绕两河、岭危峦秀、云蒸霞蔚,乃灵岩胜境,佛门净地。

封峦寺是沙河市仅有的两座皇家敕建寺庙之一,其遗址现为邢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碑十几通、古莲池、大殿遗址、对角三孔桥、八步三眼井、两槐夹一碑、塔林、九龙庙、观音殿、僧纲坟等。古碑中最早的刻于宋代,保存基本完好。

封峦寺历史悠久,相传始建于唐朝,在晋冀鲁豫交界享有较高声誉。曾有济宁市兖州区泰安市,河南安阳、焦作,长治市运城市等地的州府县官到封峦寺进香拜佛,有的还在此刻碑留铭,至今尚存。封峦寺影响较大,名僧辈出。一是敕封而建,御赐寺名,国家举行过中礼。二是封峦寺开山鼻祖宋仁,出身地位极高。三是封峦寺高僧辈出。据称,在明代该寺高僧督僧纲曾入朝辅政,负责督察全国僧律,成为名动京师的大法师。圆寂后埋在大安山脚下,据传用等身黄金殉葬。清末民初该寺高僧正喜,俗名王树坛,系本市沙河城北街人,曾任直隶省佛教协会副主席。

20世纪90年代初,该寺菩萨殿竣工后,河北省佛教协会曾派匡大法师主持开光仪式。封峦寺具有较高的佛学、历史学、艺术价值,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封峦寺兴盛时曾建有藏经楼,存有大量的佛教典籍、地面文物、佛教礼器,由于战乱,政治动乱,多已散失民间。封峦寺现有古碑十几通,历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有的碑文作者在历史上较有影响,且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文化瑰宝。

建造历史

封峦寺所在的大安山,在县志上也称作太安山。据清《沙河县志》记载:太安山,去县九十里,在佛堂山之西,旧名大安,于宋时封今名,其山由东北迤西复环绕而东南,宛如半规,中有封峦寺并三泉及槐碑古迹。

封峦寺建于宋初,至今约有千年历史。据《京金石考》记载:邢州大安山封峦寺碑,石介撰,释绍珍正书,康定市二年立。康定赵祯的年号之一,康定二年为公元1041年。现存宋代古碑上也有“大宋邢州沙河市大安山封峦寺”等字样。明清时期封峦寺曾多次重修、增修。现在的封峦寺是最近几年才再次重建的。

历史传说

在与封峦寺有关的传说中,宋代慈圣光献皇后到封峦寺修佛殿及降香的传说最为著名。曹皇后(1016—1079)为宋仁宗的皇后之一,真定府灵寿县人,为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母仪天下、英明 果断、善于辅政而绝不干政的好皇后。《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传》谓其“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传说曹皇后曾经前往封峦寺介修殿降香,在经过沙河市御路村的时候,路边荆棘上的刺钩挂住了曹皇后的裙子,曹皇后曾亲自用手掰直刺钩,自此以后,这一带荆棘上弯弯的刺钩就都变成了向上的直刺。弯钩变直刺的传说或许不足为凭,但慈圣光献皇后亲往封峦寺修殿降香的故事却在当地流传甚久。

至于曹皇后为什么会到封峦寺降香修殿,这就涉及到另一个传说。据有关碑刻记载,封峦寺第一任主持名叫宋仁,出身高贵,与RNG电子竞技俱乐部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根据民间传说,封峦寺的第一任主持其实真名叫曹仁,乃是曹皇后之兄,宋仁为其化名。曹皇后因想念其兄,托词梦见有护国真神在大安山,请旨降香,获皇帝批准,千里迢迢来到沙河,与兄团聚以叙亲情。

佚事初考

或言明代封峦寺高僧督僧纲曾入朝辅政并督察全国僧律者,盖误矣。考明朝僧官制度,其在中央设有僧录司,隶属于礼部,统管天下僧尼,僧官称左善世、右善世;在府设有僧纲司,僧官称都纲、副都纲。此外在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共有四级僧官。都纲为官名而非人名,其误一也;都纲设在府一级而非设在中 央,其误二也;在小说《西游记》中李世民曾封玄奘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但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认为这样的官职是杜撰的。府僧纲司都纲或许可以简称为都僧纲,但这决不是管理全国僧事的中央官员,此为其误三也。

尽管如此,但明代封峦寺高僧曾经担任过顺德府僧纲司的都纲或者副都纲还是有可能的。资料显示,明代顺德府的僧纲司也不是固定设在某个寺,比如:洪武年间曾在开元寺设有僧纲司,都纲、副都纲都是由“继”字辈法嗣担任;万历年间又曾在玉泉寺设僧纲司,玉泉寺主持妙进禅师任顺德府僧纲司僧纲。而封峦寺西也有当地人所说的僧纲坟,据传是用等身黄金殉葬,后曾有人试图挖掘,并使用了炸药,但点了几炮都均哑然无声,吓得惊慌而去。这虽给封峦寺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但僧纲坟中埋葬的究竟是何人、此人又究竟作过何官均有待进一步考证。

康定二年,当时的文学家石介曾为封峦寺碑撰写碑文。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州奉符(今山东泰安市)人,曾读书于徂徕山,世称徕先生。石介、孙复胡瑗共同提倡“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但石介是奉儒家为正统而反对佛教、道教的,其为封峦寺撰写碑文的原因尚待进一步考证。另,县志多记载封峦寺为宋元祐年间建。元佑为赵煦在公元1086—1094年间使用的年号,而康定为赵祯的年号,康定二年为公元1041年。封峦寺既然有康定市二年之碑,则县志记载盖误矣。

诗文吟咏

明万历二十四年增修封峦寺莲池时,本县生李仲实撰文赞封峦寺曰:秀孕千岩,灵万壑,兰宫桂殿,高彻青天,玉像金容,光烂白日,古木苍苍,源泉混混,慈澐荫苍,楼阁惠日,照乎回廊,觉路大开,迷津有渡,一方胜景,万姓归依,天竺雷音,不俞此矣。

明《顺德府志》亦称封峦寺层峦叠峰,石泉不竭。

明末清初畿南三才子申涵光(申盟)、殷岳(殷伯岩)、张盖(张覆舆)等人经常到沙河市西部的广阳山漆泉寺、封峦寺等地游览,并赋诗唱和。有一次,申涵光约殷岳一同前往封峦寺避暑,因殷岳在外地迟迟不归,而申涵光又不愿意一个人去。这一次申涵光虽然没有去封峦寺,但却留下了一首诗,诗题为《与殷伯岩约今夏至西山封峦寺避暑伯岩久客宁夏予难独往怨而作诗》,诗曰:天气已炎热,山行事又无;非缘千里远,其奈一人孤;绝巘看横黛,阴泉想喷珠;寄言塞上客,竹杖待同扶。

参考资料

强烈推荐!邢台这几处红叶观赏地,美得像童话.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3-11-06

邢台最著名的18大寺庙,也是香火最旺的18大寺庙.搜狐网.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