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鹿角虫

鹿角虫

鹿角虫(拉丁学名:Lucanidae),别名锹甲、锹形甲虫、锹形虫、锹虫、中华奥锹甲。其常栖息在枹栎裂叶榆麻栎栎木等林木的枝干,主要在林业发达、树木茂盛的地区常见。世界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英国。中国广布于吉林、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广东省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等地。

鹿角虫雄虫体长34-79毫米,雌虫体长34-48毫米。体长变化大,雄性有大、中、小颚3种型;雄虫体色除鞘翅目外缘红褐色外均为深黑色。上颚、头、前胸背板上有细小颗粒,头四边形,眼侧突窄,眼后有钝刺,前胸背板有2尖刺,前腹突尖刺状,多变化;鞘翅光亮黑色,带美丽的红褐色边缘,此边上端窄,其宽度极少占鞘翅的一半;前足跗节外侧有3-5个细齿。雌虫除鞘翅外缘红褐色外均深黑色,头宽为长的近2倍,上面凸,具强刻点;眼侧突很宽;上颚短,前胸背板有2侧刺,有细小刻点;鞘翅黑色光亮,具细刻点,有红褐色窄边缘;前足跗节外侧有4-5个刺。

鹿角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成虫主要以植物渗出的汁液、熟透的水果、植物叶子、花蜜等为食。美国白灯蛾则栖息于腐木中,啃食木屑。幼虫在蛀食朽木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蛀食朽木能够加速朽木分解的速度,使森林中的土壤变得肥沃。鹿角虫一年产1代。其养殖方式有堆肥养殖法、砌池养殖法、木箱养殖法。

名称由来

锹甲是一种外形奇特的甲虫鞘翅目合拢时形状酷似铁锹,因此,被称为锹甲。雄性锹甲的上颚十分发达,并且特化成角状,而且内缘长有齿突,与鹿角十分相似,所以人们又把锹甲称为鹿角虫。雌性锹甲没有明显的角状物,但头部有小的突起。

外形特征

鹿角虫雄虫体长34-79毫米,雌虫体长34-48毫米。体长变化大,雄性有大、中、小颚3种型;雄虫体色除鞘翅外缘红褐色外均为深黑色。上颚、头、前胸背板上有细小颗粒,头四边形,眼侧突窄,眼后有钝刺,前胸背板有2尖刺,前腹突尖刺状,多变化;鞘翅目光亮黑色,带美丽的红褐色边缘,此边上端窄,其宽度极少占鞘翅的一半;前足跗节外侧有3-5个细齿。雌虫除鞘翅外缘红褐色外均深黑色,头宽为长的近2倍,上面凸,具强刻点;眼侧突很宽;上颚短,前胸背板有2侧刺,有细小刻点;鞘翅黑色光亮,具细刻点,有红褐色窄边缘;前足跗节外侧有4-5个刺。

分布栖息

栖息环境

鹿角虫常栖息在枹栎裂叶榆麻栎栎木等林木的枝干,主要以林业发达、树木茂盛的地区常见。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鹿角虫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英国

中国分布

鹿角虫广布于中国的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湖北、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中国台湾、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生活习性

鹿角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成虫主要以树汁、果实汁液为食,美国白灯蛾则栖息于腐木中,啃食木屑。6~9月份是鹿角虫主要的活动时期,白天在地底下或者在树叶下乘凉、休息,晚上出来活动,比一般昆虫的寿命长一些,有些鹿角虫王甚至能生存三年以上。

鹿角虫一年产1代,成虫通常在每年6-8月出现,多为夜出昼伏,有一定趋光性,鹿角虫不危害作物和林木。幼虫期共脱皮2次,历3龄,成熟幼虫体躯甚大,乳白色,约有鸡蛋大小,通常弯曲呈“C”形。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鹿角虫生性好斗,尤其是雄性鹿角虫,其上颚强壮有力,体型较大的鹿角虫能够用上颚将敌人夹断。

养殖方式

养殖方法

堆肥养殖法

在田头或场边用禾本科杂草50%,木屑50%,混合堆成长5~10m,宽1~3m,高1m左右,然后浇足水,并用塑料纸覆盖严,让其发酵,一般等到堆肥里面无温度即可,发酵好的混合料温度基本是恒定的,鹿角虫美国白灯蛾居于堆肥中,就能加快生长,这种方法是每个农户简便易行饲养鹿角虫幼虫的好办法。幼虫具有伤害性,不可以用裸露的皮肤去接触它们。

砌池养殖法

在平地建池,每池大小5~10m2不等,深60cm,池里铺发酵好的饲料,厚50cm,然后投放鹿角虫的卵或幼虫即可,但要注意池顶也要配有防雨盖和遮阳光的设备。

木箱养殖法

用木板钉成木箱,箱的大小要根据饲养鹿角虫幼虫多少而定,但不宜过大,否则较难搬动,饲养前先在木箱内放好幼虫饲料,然后将卵或幼虫放入,这种方法,有利于多层叠放和便于室内外搬动。

养殖器具

鹿角虫笼大多采用木质做成,一般80cm×60cm×100cm,四周用铁纱或铜纱,饲养笼的下部用白铁皮制成79cm×59cm×30cm的抽屉,在笼的上面做成活盖,便于更换食料,这样规格的笼可饲养鹿角虫50对。

市面上的宠物盒可以直接使用,无需自作,木制饲养盒甚至会导致逃脱,塑料饲养盒更便于管理。

喂养要求

将捕得的鹿角虫,迅速放进事先做好的笼内饲养,饲养笼下面的铁皮抽屉里放10cm的土(供美国白灯蛾化蛹),在土的上面放幼虫饲料,供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在笼内放一只饲料盘,盘内放一些西瓜皮或南瓜片,供成虫取食,目前可以使用市面上的果冻进行喂食,水果最好选用香蕉或苹果。一般在8月份捕得的鹿角虫,即可日夜大批产卵,到11中旬,幼虫达3龄,即可泡制成商品出售。雄性鹿角虫不可以放在一起,否则它们会互相厮打致伤甚至会杀死对方。同样,一对鹿角虫配对后也不能放在一起,否则它们会将对方的腿咬掉。

相关管理

越冬管理

鹿角虫美国白灯蛾冬眠习性,一般每年霜降前后,当气温下降到10℃左右时,鹿角虫幼虫活动减弱,摄食减少,出现冬眠征兆,随着气温不断下降,鹿角虫幼虫纷纷进入冬眠,群居在混合料下层,不食不动,处于休眠状态,鹿角虫幼虫休眠时约半年左右,直至翌年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复苏,觅食。

温度管理

衡量一种动物的抗寒的量叫“过冷却点”,也就是动物体液能忍受0℃以下不结冰的临界温度,由于鹿角虫幼虫形体构造和生物学特征与其它动物不同,同时对抗寒能力也有所不同,双叉犀金龟幼虫的“过冷却点”在-1℃,这就是说,在-1℃的情况下,鹿角虫幼虫体液不会结冰,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冻死,倘若鹿角虫幼虫长期处于-1℃以下的情况,即便气温回升后,体弱的不能复苏,控制鹿角虫美国白灯蛾最佳温度在3℃~5℃之间,最低不要下降到2℃以下,最高不要超过6℃,过高了达不到全部休眠,并会养分消耗大,又得不到补充易死亡,如将温度控制在2℃~6℃时,越冬幼虫成活率达100%。

干湿度管理

首先要掌握好鹿角虫幼虫混合料不能过干或过湿,含水量应控制在65%~67%之间,过干了要及时向混合料内进行喷雾或喷少量的水,如过湿了不利于鹿角虫越冬。

防寒措施

1.原地防冻:在养殖的笼、桶、箱等周围用稻草围护,并用塑料薄膜扎紧,适当搞几个通气孔。

2.把越冬鹿角虫美国白灯蛾捉入坛内,并放些混合料,移放在背风向阳处,保湿防冻。

3.就地挖个池,作为鹿角虫幼虫冬眠洞,洞内放些混合料,洞的大小应根据鹿角虫幼虫多少来决定,鹿角虫幼虫放入后,上面盖10cm的稻草,这种方法效果很好。要注意冬蛰洞应在50cm左右深,不宜过深或过浅,并要经常检查有否积水。

天敌

当鹿角虫幼虫进入冬眠期,混合料的温度比外界高,老鼠很喜欢闯入搅乱越冬幼虫冬眠,甚至拖走鹿角虫幼虫,有时还会在里面打洞定居,因此在鹿角虫幼虫冬眠期,要防止老鼠为害鹿角虫幼虫,首先在鹿角虫幼虫越冬场所做好防范措施,阻挡老鼠进入,也可用鼠夹诱杀,铅丝笼诱捕、堵塞老鼠出入的洞穴,但不能用药物灭鼠,以防鹿角虫美国白灯蛾中毒死亡。

相关报道

2017年,有一位日本饲养商以8.9万美元将一只鹿角虫卖给日本的一家昆虫店。鹿角虫的价格之所以如此高昂,是因为它们已被收藏家视为一项精美的收藏,而且它在昆虫中具有十分罕见的体长。

参考资料

中华奥锹甲.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2025-01-06

鹿角虫.科普中国网.2025-01-06

广西农民抓到一只虫值几十万!你可能与财富擦肩而过.新浪网.2025-01-06

Odontolabis sinensis.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1-06

锹甲科Lucanidae.中国生物志库.2025-01-06

王泽铺甲虫世界兜锹花臂系列甲虫之锹甲(鹿角虫).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