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伊尔-20侦察机

伊尔-20侦察机

伊尔-20侦察机,是苏联伊柳辛设计局在伊尔—18型民航机基础上改型设计的RC-135战略侦察机。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给予绰号“黑鸭”(Coot)。主要遂行区域性电子侦察任务。1957年7月4日原型机首飞。1970年装备部队。

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为了支持民航需要,苏联开始筹划研制一款中型客机。伊柳辛设计局和安东诺夫国营公司分别拿出了自己的作品进行竞争,其中伊柳辛设计局的方案是伊尔-18客机(伊尔—18型民航机)。

伊留申IL-18客机采用下单翼结构,机身为加压机舱,前三点起落架中的后起落架收于发动机舱内,由4台涡桨发动机提供动力。伊尔-18的机鼻内安装有一部气象雷达,这是苏联民航机上第一次安装自动化设备。

伊柳辛设计局原计划为伊尔-18使用NK-4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但此后改变了计划,改为使用AI-20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1957年,该机首飞成功,随后开始生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其所起的绰号为“黑鸭”。

北约按军用机的习惯为伊尔-18命名是有道理的,因为该机的优异性能很快被苏联军方看中了。苏联军方开始寻求将其改造为反潜机RC-135战略侦察机

1970年,苏联在伊留申IL-18基础上改进出的伊尔-20M电子侦察机装备部队。苏联又将其称为伊尔-18D-36“野牛”。

发展

伊尔-20侦察机装备部队后,成为了苏联航空电子侦察的主力军。美苏冷战期间,伊尔-20频频活动于敏感地区,为苏联获得电子战数据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美国的国防工业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伊尔-20的技术水平不仅无法和RC-135这样的美国大型电子侦察机相提并论,也远远落后于和其同类型的美国EP-3C电子侦察机。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伊尔-20侦察机不但没有因此落寞沉寂,反而表现得更加活跃。仅2012年下半年,伊尔-20就在7月、9月和10月连连“造访”日本近海。仅在9月,伊尔-20就在20日、22日、24日3次飞临日本附近,弄得日本航空自卫队叫苦不迭。

系统性能

伊尔-20侦察机机身长35.90米,机高10.17米,翼展37.42米,机翼面积140平方米。该机最大速度675千米/小时,侦察高度6000~7000米,最大航程6500千米,滞空时间12小时。乘员13~20人。

伊尔-20侦察机最显著的外形特征是机身腹部装有一个长10.25米、宽3.20米、高1.15米的雷达罩,内装侧视雷达天线

该机前机身两侧各有一个长4.40米、高0.88米的整流罩,内装各种传感器照相机,机身后腹部则装有天线与天线罩。整机的传感器大致包括侧视雷达、RP5N-3N航空雷达、NAS-1多普勒导航系统、其他电子侦察与干扰设备等。

参考资料

伊尔-20侦察机频繁飞近日本 让日很烦恼.bbs.miercn.com.2013-07-16

伊尔-20侦察机.人民网.201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