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角齿肺鱼
澳洲新角齿肺鱼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生活于淡水。喜生活于水流平缓、草木丛生的河流、池塘中。夏季,池水极端缺乏氧气,其他鱼大量死亡,澳大利亚肺鱼却可用肺呼吸以维持生存,来到地上蜿蜒爬行十米,几乎像在水中一样灵活。
物种简介
澳洲新角齿肺鱼又名澳洲肺鱼,全长1.8米,具相等的角质齿板。
形态特征
单鳔肺鱼体侧扁。鳔不成对。偶鳍内叶尖突。成体不休眠。角齿总目鳃盖条及喉板缺失;尾鳍圆形,与背鳍、臀鳍相连;前颌骨及上颌骨缺失。具覆瓦状圆鳞。早泥盆纪至近代。
中国四川产有角齿鱼化石。有单鳔肺鱼目和美洲肺鱼目2个目。肺鱼下纲鳔的构造与作用似陆生动物的肺。偶鳍支撑叶尖锐。具内鼻孔。有动脉圆锥。
生性分布
喜生活于水流平缓、草木丛生的河流、池塘中。夏季,池水极端缺乏氧气,其他鱼大量死亡,澳大利亚肺鱼却可用肺呼吸以维持生存,来到地上蜿蜒爬行十米,几乎像在水中一样灵活。但它不能完全离开水而生活,秋季池塘中充满了新鲜的水,含有大量氧气,它们又可通过鳃进行呼吸。
生育繁殖
澳洲新角齿肺鱼产卵期很长,一般以9~10月为旺期。卵大,卵径6~7毫米,具胶质膜,无粘性。卵产于植物中间,一部分沉入水底。和肺鱼其他现代种类的不同点是澳洲肺鱼的幼鱼无外鳃,也无粘合器官。幼鱼以丝状藻等为食,成鱼以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昆虫幼虫、蠕虫等为食。它们的寿命可高达一百多年。
演化历史
澳洲新角齿肺鱼在古生代的泥盆纪到中生代的三叠纪(约4.5亿年~1.8亿年前)曾在地球上各处的淡水区域大量繁殖,是与腔棘鱼相近的淡水鱼。
在鱼类进化的初期,已分支而独立进化,所以与别的鱼有很多不同的特性。现在仍有少数其种族在南美洲、非洲及澳洲的赤道地区保存而遗留下来,可以说是一种“活化石”。
生物价值
澳洲新角齿肺鱼是保护动物。能食用,肉味颇佳。肺鱼的鳔在生理构造上具有肺的功能,里面都是分枝繁多的血管网和螺旋瓣,有短的鳔管与食道交通,可以在缺氧时用鳔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换句话说,肺鱼的鳔已经进化成了肺。诚如它的名称,肺鱼有了发达的肺部,为罕有的鱼。相对的,鳃有退化的现象,所以脸要常露出水面,吸入空气。大部分种类即使没有水也能生存。唯有澳大利亚肺鱼为例外。
研究脊椎动物由水内到上陆的演化过程,肺鱼有着重要的意义。孔鳞与肺鱼能动颅内关节退化(孔鳞目)或缺失(肺鱼下纲);胸鳍长,呈叶形,具中轴骨。具真的内鼻孔,管自鼻腔到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