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委陵菜
华西委陵菜(学名:委陵菜属 potaninii)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一种植物,为中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青海省、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等地,生长于海拔1,700米至3,000米的山坡草地、林缘、沼地以及林下。目前尚未进行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资料
华西委陵菜的种中文名为华西委陵菜,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其海拔范围为1700-3000米。该物种的命名来源为[Acta Hort. Gothob. 13: 312. 1939]。在中国植物志中的编号为37:292,英文植物志的编号为9:314。其系中文名为多齿系,系拉丁名为Ser.Discolorae Yu et Li,ser.nov.,组中文名为锥状花柱组,组拉丁名为Sect.Conostylae。
形态特征
华西委陵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常分枝,花茎丛生,直立或上升,高10-30厘米,被白色绒毛及疏柔毛。基生叶羽状复叶,有小叶2-3对,间隔0.3-0.5厘米,连叶柄长2-10厘米,叶柄被白色绒毛及疏柔毛,小叶对生,无柄或几无柄;小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0.5-2.5厘米,宽0.3-1.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具长圆形锯齿,顶端圆钝或急尖,上面绿色,被伏生柔毛,下面被白色绒毛,沿脉伏生长柔毛,茎生叶羽状5小叶或掌状3小叶;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被柔毛,茎生叶托叶绿色,草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全缘,下面被白色绒毛及疏柔毛。
聚伞花序疏散,有花多朵,花梗长1.5-2.5厘米,外被白色绒毛;花直径1-1.5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顶端渐尖,副萼片披针形或长椭圆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稀稍短,外面被疏柔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比萼片长0.5-1倍;花柱近顶生,基部微胀大,柱头扩大。瘦果光滑。花果期6-8月。
分布范围
华西委陵菜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等地。
栖息环境
华西委陵菜生长于山坡草地、林缘、沼地或林下,海拔范围为1700-3000米。
其他变种
华西委陵菜的一个变种为裂叶华西委陵菜,其小叶边缘锯齿分裂较深,裂成篦齿状裂片,裂片呈舌状带形。花果期为6-9月,分布在四川、西藏(阿里)的山坡草地,海拔3300-4700米。
异名
华西委陵菜的异名为委陵菜属 potaninii T. Wolf var. compsophylla (Hand.-Mazz.) Yu et C. L.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