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上将
海军上将(英语:admiral,缩写为 Adm 或 ADM)是海军高级军官的军衔,在多数国家是海军最高的军阶。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中,这个阶级相当于OF-9。在部分国家的海军中,尚于上将之上设有海军大将。在英文中Admiral和舰队司令是同一个意思,常是指挥海军一个舰队或在陆上担任重要海军职务的军官。这个名词有时也指商船队或渔船队的一队之长。在欧洲,这个头衔一度是皇室高级军官的头衔。当时拥有这个头衔的贵族不是水兵出身,极少在海上指挥作战;他们是管理海军事务部门的首脑,负责提供作战所需的舰只,并对后来由海军法庭审理的案件有裁判权。到1620年英国用舰队司令这个名词专指海上的指挥官。美国海军上将相当于陆军或空军的上将。美国或英国的海军将官的军衔识别标志是镶在袖口上的一条金色宽带条以及它上面的一条或几条(视军衔高低而定)较窄带条。
历史沿革
海军上将这个军阶的名称起源自西西里岛,称海军将领为阿拉伯语:أمير البحر(amīr al-baḥr),意为海上指挥官。这个阿拉伯文名称的字根来自于拉丁语:admirabilis(有指挥能力的)或admiratus(负责指挥的)。它可能是直接来自拉丁文,或是由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军阶miralay衍生而来。西西里国王鲁杰罗二世使用Aammiratus ammiratorum、Ammiratus ammiratorum(古典拉丁文为admiratus admiratorum)作为海军将军头衔。在英国皇家海军使用这个头衔作为军阶之后,传播至世界各地的海军系统中。1297年,英王爱德华一世首次颁授这个军阶。
军衔介绍
海军上将为中国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海军最高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副总参谋长(海军衔)、总政治部副主任(海军衔)也可授予上将军衔。
肩章特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授衔情况
1988年9月14日授予,李耀文(1918.05—),海军原政委。
1993年6月7日晋升,张连忠(1931.06.23—),时任海军司令员。
2000年6月21日晋升,石云生(1940.01—),时任海军司令员。
2000年6月21日晋升,杨怀庆(1939.02—),时任海军政治委员。
2004年6月20日晋升,胡彦林(1943.01—),时任海军政治委员。
2004年9月25日晋升,张定发(1943.12—2006.12.14),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
2007年7月6日晋升,吴胜利(1945.08—),时任海军司令员。
2011年7月23日晋升,孙建国(1952.02-),时任副总参谋长。
2011年7月23日晋升,刘晓江(1949.12-),时任海军政治委员。
2015年7月31日晋升,苗华(1955.11-),时任海军政治委员。
各国海军上将
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将外,其他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也设有海军上将军衔。美国海军中的四星上将、英国皇家海军的上将以及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海军上将均为各自国家海军系统中的高级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