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克里斯塔勒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1893年4月21日—1969年3月9日)是一名德国地理学家,专门研究城市分布规律。他于1933年创立出“中地理论”,这一理论为地理学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克里斯塔勒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空间、城镇作为经济地理学中单位的角色,以及分析同一地区中城镇间的关系。
人物经历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是厄德曼·戈特赖希和海伦娜·克里斯塔勒的小孩,海伦娜是伯内克(现德国阿尔滕斯泰希的一部分)的基督教童书作家。他的祖父约翰·戈特利布·克里斯塔勒是一名在西非传教的语言学家与基督教传教士。
1914年以前,克里斯塔勒开始了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上的研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陆军服役。他小时候在家自学,后来在海德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学习。1920年代他从事多样不同的职业。1929年他重返学校学习,他发表后来让他成名的论文中地理论,并在1933年出版成《德国南部中地》(Die zentralen Orte in Süddeutschland)。
1930年代晚期,他在弗莱堡大学担任短期的教职。他从不支持纳粹,而且甚至曾与纳粹学生党员大打出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进入纳粹政府海因里希·希姆莱下的国土计划亲卫队工作。克里斯塔勒的工作是负责重新划分德国东部占领区的经济地理,即为东方总计划,主要范围是捷克斯洛伐克与波兰,若是战争进行顺利的话还包括苏联。克里斯塔勒被委以重划波兰的重责大任,他并以中地理论为主轴执行这项任务。
战后他加入德国共产党并在政治上保持活跃。除此之外他还投入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自1950年代以来他的中地理论被运用在重建联邦德国行政区间的边界和关系,到现在仍被政府所运用。
1950 年,克里斯塔勒与保罗·高斯和埃米尔·梅嫩一起创立德国应用地理协会(DVAG)。瓦尔特·克里斯塔勒应用地理学奖即是以他的名字为名。
他1969年3月9日在西德陶努斯山区柯尼希施泰因过世。
荣誉
1964: 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杰出成就奖
1967: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安德斯·雷齐乌斯奖章金奖
1968: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维多利亚勋章
1968: 隆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68: 波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