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圣文生亚马逊鹦鹉

圣文生亚马逊鹦鹉

圣文生亚马逊鹦鹉(St.VincentAmazon)应是所有的亚马逊鹦鹉中羽色最鲜艳、华丽的种类之一,身上的羽毛五彩缤纷,加上体型大,是亚马逊鹦鹉中最漂亮的种类之一,可惜他们的野外族群数量与人类饲养数量十分稀少,栖息的小岛环境十分脆弱,导致圣文生亚马逊已濒临绝种。

档案资料

中文名:圣文森亚马逊

英文名:St. VincentParrot

拉丁学名:圣芬生鹦鹉

地理分布:圣文森岛,加勒比海的小安地列斯群岛

食性:圣文森亚马孙河主要食物为种子、浆果坚果棕榈科的果实、花朵、植物嫩芽等。

繁殖方式:卵生。在野外他们的繁殖期为为3月到7月,人工豢养的圣文森亚马逊的繁殖期大约在春天开始,野外的圣文森会产下1到2枚卵,人工繁殖的则会产下2到3枚卵。圣文森是繁殖难度非常高的鸟种,生育率也偏低,1颗或是1颗以上未授精的卵是很常见的情形。通常只有母鸟会参与敷蛋育雏,孵化期间为26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9到10周。

整体概述

圣文生亚马鹦鹉逊栖息在海拔125至1000m的潮湿森林中,但是较喜爱在低海拔的森林中活动,喜爱群居,通常成对或20至30只一起活动;他们的数量会如此稀少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问题,由于圣文生岛是热带地区的小岛,岛上的栖息地只要受到人为破坏对他们的影响都会非常大,一个暴风或飓风也可能毁掉整个族群,一些专门收集稀有鹦鹉的人也会使当地人偷抓幼鸟或盗捕成鸟作为宠物买卖;1902年时岛上大部分主要的栖息地都因火山爆发而毁灭,1984年所做的调查,圣文生亚马孙河的主要栖息地只有16平方公里,族群数量主要在1950年代起严重下滑,1970年的数量估计约有数百只至1000只,1982年时发现数量只剩421只左右,1988年约有440-500只,1994年可能增至800只,而现今的族群数量并无新的调查报告,但可能于500只上下,就像许多岛屿上的亚马逊鹦鹉,他们的数量、栖息地特别脆弱,除了人为的栖息地破坏与盗捕,天然的灾害如暴风、火山爆发更是一大威胁;他们是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的一级保育类鹦鹉目,保护这些美丽的鹦鹉免于绝种是最重要的鹦鹉保育计划之一。

体形特征

40CM。前额、头顶和眼睛部份为白色带有些浅浅的黄色,连接颈部后面的橘黄色,脸颊、喉咙、耳羽以及覆羽附近为蓝紫色,脖子部分的羽毛分布从绿色到橄榄绿,边缘带有点黑色;胸部和下腹部为青铜褐色,每片羽毛均有细窄的白边;尾巴下面的覆羽为黄绿色;肩膀下面、背部下方以及尾巴上方的羽毛色调为青铜棕色到橄榄绿色,尾巴上方的羽毛尖端为绿色;翅膀的主要飞行羽的色调前半部从绿色到青铜棕色,之后连接橘黄棕色,最后为蓝紫色;内侧的飞行羽为绿色带有蓝紫色的羽尖。尾巴为蓝紫色以及橘色的底,然后分布着从黄色到橘色的色调;鸟喙为腊白色,虹膜为橘红色。

繁殖方式

由于圣文生亚马逊的数量在鹦鹉养殖中非常稀少,繁殖成功案例也很少,困难度相当相当高,是最难繁殖成功的鹦鹉之一,所以人工繁殖的资料并不很健全,鸟舍中的圣文生亚马逊很有攻击性,需成对分开饲养,需要大的生活空间,约于春天时进入繁殖期,一窝约产2-3颗卵,孵化期26-28天,幼鸟在9-10个星期大时羽毛长成。

饲养摘要

圣文生亚马孙河是许多亚马逊喜爱者的梦中之鸟,但是极为珍稀与美丽,国际市场上的买卖也非常难得少见,价位更是相当高,据说其繁殖难度甚至可能是鹦鹉目里最高的,饲养的案例多于国际繁殖中心或是保育中心,罕见于一些国际收藏者,不宜当宠物鸟

生活习性

圣文森亚马逊喜欢栖息于岛上潮湿的森林中、以及300米到700米之间的山谷中。也喜欢在一些不甚浓密但是仍有树木掩蔽的森林中活动。通常都是单独或是成对行动,偶尔会聚集30只左右的群体,喜欢栖息于高大的树木顶端,虽然他们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但是因为他们吵杂的叫声还是很容易被发现。在不被狩猎的区域他们可以在有限的程度内接近观察,通常只会在进食吵闹的时候飞起。在清晨和下午会大声鸣叫,如果有危险的情况或是听见同伴的警告声,会马上全体飞起并发出大叫示警。有时候会在飞行的时候尖声叫喊,是相当吵杂的鹦鹉。

网友评分

相关词条

白顶亚马逊鹦鹉紫冠亚马逊鹦鹉黄冠亚马逊鹦鹉黄颈亚马逊鹦鹉青绿顶亚马逊鹦鹉双黄头亚马逊鹦鹉古巴亚马逊鹦鹉

参考资料

1、http://www.pkjg.com/pet/grade/productid/94909

2.快乐阅读网:http://www.zuowenw.com/chongwusiyang/wanshangniao/yingwu/200712/338976HTML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