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非
李洁非,男,1961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笔名若水。他曾任新华出版社《瞭望》杂志编辑、记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以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2000年,李洁非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个人履历
历任新华社《瞭望》杂志编辑、记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集《告别古典主义》、《小说学引论》、《城市像框》,散文随笔集《袖手清谈》、《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翻了一半的书》、《不入流者说》、《豆腐滋味》、《李洁非散文》、《书内与书外》、《书窗如梦》,中篇小说集《循环游戏》。
获奖情况
曾获第八届华东田汉戏剧奖二等奖,第五届北京杂文奖二等奖,《上海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
2010年10月,报告文学《胡风案中人与事》(载《钟山》2009年第5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
2019年12月26日,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图书奖2019年度十大好书奖在北京颁出,李洁非凭借《天国之痒》获得“年度历史写作奖”。
主要著作目录
专著
袖手清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8
翻了一半的书,长春出版社,1997.9
循环游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不入流者说,远方出版社,1997年12月
声音的重量-中国新文人随笔,作家出版社1998
李洁非散文,华夏出版社1999年
城市像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
书窗如梦,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8
书内与书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豆腐滋味,泰山出版社,1999
漂泊者手记(青年批评家文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史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龙床-14世纪-17世纪的六位中国皇帝,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
论文集
新世纪中学生通才读本:散文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学术论文:
传统小说和传统风格,钟山,1993年第6期
晚情·老境,上海戏剧学院,1994年02期
长篇小说热的艺术评析,小说评论,1994年02期
游戏的本质和意识,上海戏剧,1994年03期
作为“仁者”的写作──我看陈世旭其人其作,文学评论,1994年04期
绪论:1979年以前的简单状况,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05期
离家五百里──《故乡之旅》随感,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06期
瀚墨对粉墨的访问──陈西汀先生剧作印象,剧本,1994年10期
小说文体意识的前觉醒期(1979—1982),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01期
从先锋到古典——九十年代文艺价值观对话录,上海戏剧学院,1995年02期
1994小说扫描,中国图书评论,1995年03期
1977——1980年的中篇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03期
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44——1985),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04期
小说须好看——一个反思,中国图书评论,1995年05期
“精神贵族”赞,图书馆,1995年05期
皇帝的新装,上海戏剧,1995年05期
走出“西方”,上海戏剧,1995年06期
旧作重评六篇,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06期
小说与消费——一个反思,小说评论,1995年03期
迷羊之图──刘继明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思想的鲜活,上海戏剧学院,1996年01期
性神话和神话中的性由《传说的继续》一书所想到的,文学自由谈,1996年04期
心中的夫子,东方艺术,1996年04期
幻想者墨翟,东方艺术,1996年05期
实验和先锋小说(1985——1988),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05期
城里城外,网络与信息,1996年09期
城市的荒诞,网络与信息,1996年11期
感受力之于批评家,山东文学,1996年11期
慎言“比较”,网络与信息,1996年12期
小说须好看——一个反思,东方艺术,1997年01期
新生代小说(1994),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1期
新生代小说(一九九四─)(续),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2期
疑世与自疑,东方艺术,1997年01期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慈悲,上海戏剧学院,1997年02期
话说“百家争鸣”,上海戏剧,1997年03期
人才与人材,天涯,1997年03期
空白——悼汪曾祺先生,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4期
“她们”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5期
韩非之死,上海戏剧,1997年05期
教育的误区,北京成人教育,1997年06期
行者提供了什么?,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1期
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3期
初识城市,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4期
躯体的欲望,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5期
九十年代批评家,南方文坛,1998年06期
古典戏曲的游戏本质和意识,戏剧文学,1998年12期
陌生的都市,成长的人,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1期
以“文”化人,探索与争鸣,1999年08期
读书和思想的快乐,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1期
“世纪大厦”及欲望化的生存描写──长篇小说《城市狩猎》三人谈,小说评论,2000年03期
仅有道德不足治世,瞭望,2000年05期
书,新闻出版交流,2001年01期
张炜的精神哲学,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1期
对“暴力”的迷恋,或曰撒旦主义——20世纪文学精神一瞥,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有关系,或者没有关系,南方文坛,2001年02期
宿命的写作者,2001年4期
独立的,说理的,南方文坛2001年4期
还原的乡村叙事,小说评论,2002年01期
文化——以文“化”人,人民论坛,2002年06期
对“文人”的想像,南方文坛,2003年02期
枪杆子,笔杆子——1940年代前后延安市的新景观,南方文坛2003年03期
延安的形式变革,理论与创作,2004年02期
向历史要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
文学与市场的冷思考,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年03期
《秦腔》:乡土中国叙事终结的杰出文本——北京《秦腔》研讨会发言摘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5期
延安文学研究:为什么研究和研究什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1期
主题的变迁与转换,吉城2006年一,二期
直击语言——《讲话》前延安市小说的语言风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3期
欲望,或者理想,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6年04期
一杯茶,宁静的单纯,中篇小说月报2006年4期
讲话前延安小说的语言,文艺报2006年3月25日,5月13日
写作,为现实人生,长江文艺,2006年5期
“叙事”的学术价值——读《整风前后》有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7期
谈同时代的文化救亡,文学报2006年8月10日
靠近伟大的艺术精神镜子·女人十人谈,戏剧文学,2006年10期
凋碧树——逝世二十周年读丁玲,《长城》2007年第2期
说《黑白》兼及文学现状,《华语文学》2007年第3期
参考资料
书评人图书奖颁出,袁凌、阿来、李修文等获奖.www.thepaper.cn.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