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斯
捷斯,是塞内加尔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捷斯地区的首府。根据2002年的数据,捷斯是该国第二大城市,人口约为237,849。
它位于达喀尔以东64公里(约40英里)处,地处佛得角半岛进入内地的通道,是通往达喀尔、巴马科和圣路易的铁路线的交汇点。捷斯是一个主要的工业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铁路总调度中心所在地。
历史沿革
在殖民之前,捷斯高原是卡约尔和巴奥尔王国之间的森林边界,居住着塞雷尔-努恩人,这是塞雷尔人的一个族群。塞雷尔-努恩人至今仍居住在城市西南部的捷斯-努恩社区。他们说努恩语,这是坎金语系的一种语言。
17世纪,属于卡约尔王国的迪安谢内村庄在这个战略要地的高原上建立。1860年,这里只有75名居民。法国人在1864年在此建立了一个军事哨所,自那时起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19世纪末,圣灵会在此建立了一个任务区,以帮助保护当地居民免受来自毛里塔尼亚的奴隶捕捉袭击。1885年,达喀尔圣路易铁路,即法属西非的第一条铁路线,开通并在捷斯设有站点。
法国殖民政府在1904年建立了捷斯公社。作为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该城市在1945-1946年和1947-1948年的大罢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后来成为独立塞内加尔的第一任总统的利奥波德·桑戈尔于1956年11月当选为捷斯市长。
交通
捷斯最初作为达喀尔-圣路易线(1885年完工)上的一个简单铁路站点,后来成为了达喀尔-尼日尔线(1906-1923年建造)的铁路交汇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建的国家铺装道路网络同样汇聚于捷斯(N3公路在该镇与N2公路相交),因此几乎控制了所有通往卡普-韦尔特半岛(达喀尔和鲁菲斯克)的通道。
铁路带来了商业发展和外来劳工,包括来自塞内加尔东部地区和马里的班巴拉人。捷斯的铁路工人在塞内加尔劳工运动的兴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在1937年以及1947年至1948年的罢工也标志着整个法属西非独立运动的发展。
经济
捷斯是一个新兴的工业中心,以其挂毯制造业而著名,1966年建立了一家专门工厂,由塞内加尔顶尖艺术家设计作品。著名的“天堂鸟”挂毯就是在捷斯制造的。此外,捷斯还有铁路车辆厂、磷灰石选矿场以及纺织、制鞋和食品等工业。作为一个富饶的农业腹地的交通枢纽,捷斯生产水稻、花生、木薯、小米和水果,商业发达,尤其是花生贸易。该市也是一个领先的牲畜贸易和肉类加工中心。
它有铁路车场和修理厂,附近的帕洛迪亚尔和泰巴有铝磷酸盐矿床。这里开采的磷酸盐作为肥料非常有价值,是塞内加尔最大的出口产品之一。如今,捷斯作为拥挤的卡普-韦尔特半岛的延伸,正在日益发展。它吸引了工业投资(电气和机械工程),并且有计划通过高速公路和通勤火车将其与达喀尔连接起来。
社会事业
法国国际学校雷内·吉列医生学校(École Française Docteur René Guillet)位于捷斯。马利克·赛高中是该市最大的学校,也是塞内加尔最大的学校之一。许多塞内加尔政治家都在这所学校接受培训,该校还培养了许多塞内加尔综合竞赛的优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