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老人
采药老人是明清时期竹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它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形象,另一种则将其视为汉代隐士韩康。
形象特征
采药老人的形象在不同的艺术家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将采药老人理解为韩康,则他的形象带有明显的隐逸色彩。韩康是一位为了逃避世俗而隐居山林的人,他经常采集草药并在市场上出售。有一次他在市场被认出来后,便再次躲进深山,从此不再出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以韩康为原型的采药老人形象往往具有深刻的隐逸意味。而在竹雕艺术中,这种题材的作品非常普遍,但优秀的艺术家总是能够在这个传统主题上寻找新的表现手法。一件名为《采药老人》的竹雕作品就是此类题材中的精品之一。在这件作品中,采药老人侧身坐着,衣带随风飘动,头戴束发冠巾,胡须浓密,面容慈祥,目光平静,似乎没有任何烦恼。他的头顶没有头发的地方恰好由竹纤维构成,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他的左手随意地放在脚边,展现出一种类似于《世说新语》中高士们那种放松自在的姿态。右手提着药篮,同时拿着一本书卷,显示出这位老人并非普通的药农。最令人赞叹的是作品中出现的一个小童子,这是其他同类题材作品中所罕见的。这个小童子手持一把药铲,轻轻靠在采药老人的腿上,两人面带微笑,相互对视。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个大葫芦,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
参考资料
竹根雕采药老人.中国知网.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