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牧翔药业,原名为河南农业大学兽药厂,成立于1995年,后改制为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简称“牧翔药业)。

公司主要经营粉剂/预混剂/颗粒剂(含中药提取)、散剂、最终灭菌大容量非静脉注射剂(含中药提取)/口服溶液剂(含中药提取)、非氯消毒剂(液体);兽药出口;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销售。

发展历程

1995年:河南农业大学创办河南农业大学兽药厂,系牧翔药业前身;

1998年:建英女士担任总经理;

2001年——2002年:公司全面推进专业化管理;

2003年:公司整合组织结构,在行业率先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客户服务部;

2004年:企业转制为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2004年5月: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投资1000余万元,开展一期GMP生产基地建设;

2004年07月:公司行政办公区从东风路原河南农业大学实验站搬迁至经三路财富广场;

2005年4月:公司一期GMP生产基地以高分成绩一次性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硬件工程以满分通过,被验收小组誉为“兽药粉散剂生产线中的GMP样板工程”;

2005年10月:公司再次购地30亩,进一步扩大生产剂型;

2007年3月:公司投资1000多万,开展GMP二期工程;

2007年10月:GMP二期颗粒剂、液体消毒剂、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口服溶液剂四条生产线,一次性以全优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业部GMP验收专家的验收;

2007年10月:开兽药行业之先河,旨在“打造中国禽业商业领袖”的“牧翔药业蓝海黄埔军校”创立;

2007年12月:被中国畜牧业协会授予为“禽业分会理事单位”;

2007年12月: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授予“合作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2009年5月:牧翔药业“全面市场转型”拉开序幕;

2010年1月:蓝海黄埔军校被中国禽业导刊评为“中国家禽业2009十大营销事件”之一;

2010年3月:公司携手高端客户柳江集团打造品牌蛋品,标志着公司业务向养禽产业链延伸;

2010年4月:创办生生不息高峰论坛会议平台;

2010年7月:公司设立12大分公司,将销售区域运营模式转变为销售分公司运营模式,由“费用制”改为“利润制”;

2010年8月:被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地方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州海关认定为“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2010年10月: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0年11月: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河南省地方税务局认定为“河南省2010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12月:“牧翔”被河南省工商局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2011年1月:原山东分公司,拆分为青岛分公司、泰山分公司两个分公

2011年3月:倡导“走出去、引进来”,并进行公开经验交流;

2011年4月:“禽病研究”从销售中心划出,并入“产品开发部”;

2011年6月:公司项目“复方杨树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2011年6月:被郑州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郑州市50家重点科技民营企业”;

2011年10月:公司项目“癸氧纳米乳的研制与开发”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科技成果”;

2011年10月:被郑州市科技局认定为“郑州市创新型试点企业”;

2011年11月:创新客户新的合作模式,与客户建立产业联盟,走向全产业链的竞争。与客户合作建立了吉林香甜美滋集团,合作企业涉及种鸡饲养、孵化,饲料加工,肉鸡放养,屠宰加工,兽药保健,品牌鸡肉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

2011年11月: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癸氧喹酯纳米乳的研制与开发”已通过专家综合评定,获得批准;

2011年11月:“政府质量奖”已通过专家现场评审,获得批准;

2011年11月:郑州航空港区科技攻关项目“癸氧喹酯纳米乳的研制与开发”,已通过现场答辩,获得批准;

2012年1月:强力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确保公司一期战略目标实现;强力推进“新渠道开发”,成效显著;

2012年2月:获得新郑市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政府质量奖”;

2012年4月:被郑州市知识产权工作小组认定为“郑州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2012年6月:出台“五年产品规划”,确定新的产品开发战略;

2012年7月:“分公司运营模式”全面改为“子公司运营模式”;引进先进的OA办公软件,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推动标准化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工资体系进行调整,拉大等差与级差,从岗位价值和技能等级上体现“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战略;

2013年7月:入住郑东新区现代化高档办公楼;

2013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在积极建设当中;

获得荣誉

公司业务

牧翔药业,是一家集兽药制剂和功能性添加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郑州郑东新区。

牧翔药业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市场地位持续提升。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一流的研发平台和人才平台,拥有40余人组成的专职研发团队,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与全国2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科研成果丰硕,多项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内领先。

公司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质量管控组织分工科学合理,拥有一流的生产质量管理设施,组建专供集团无药残生产线,最大限度防止产品交叉污染,产品从生产到出厂经历8个环节,层层把关,全方位保证产品质量。

专业铸就品质,技术创造价值!牧翔药业持续引领中国兽药制剂的健康发展,愿与各界携手同行,共翔牧业无忧蓝天!

经营范围

粉剂/预混剂/颗粒剂(含中药提取)、散剂、最终灭菌大容量非静脉注射剂(含中药提取)/口服溶液剂(含中药提取)、非氯消毒剂(液体);兽药出口;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销售。

公司成就

走品牌之路,单品牌运作,打响了“牧翔”品牌;市场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区,拥有上千家高质量的客户群;市场运作规范,在行业内率先实行全国统一价,成为行业规范化的典范。

开创行业先河的牧翔蓝海黄埔军校,成为行业内最有水平的客户价值增值平台;

始终坚持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坚持全面提升客户价值,拥有了大批忠诚客户;

在行业内率先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理制,打造了一支销售铁军;

率先并成功引入和推行项目管理、目标计划、预算、岗位技能等级评价、行政后勤绩效奖金量化五大管理技术,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改进中药提取工艺,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将产品的有效含量提高了30%;开展中药剂型评估。2011年公司进行立项,开展对中药提取粉、口服液、颗粒剂、超微粉等剂型的评价工作,不仅为公司决策中药剂型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完成了相关技术储备;

维生素纳米乳工艺研究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达到了社会领先水平,为研发维生素产品做好了制剂技术储备;

中药粉碎工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超微粉生产技术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达到了行业一流水平,产能提高了5倍;

中药混合清场技术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产能翻倍提高;

迪可生产技术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第一个实现了该类产品的可水溶性,并大大提高了产品性价比;

推行矩阵式管理结构,项目可调动全公司资源,实现了高水平、高档次的项目管理效果,各项高水平的营销活动,堪称业界典范;

以中兽药起家,坚持做真正的中兽药,在中兽药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西药制剂技术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名牌产品。

外界评价:牧翔药业企业文化建设得好,牧翔员工职业化素质高。

科研地位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科技企业、郑州市禽药(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成果

专利:各项专利35项,其中外观专利23项,实用新型8项,发明专利4项。

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明细

合计:外观设计8项,发明4项

科研项目

郑州航空港区科技攻关项目

2008年:鸡球虫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2009年:妥曲珠利纳米乳的研制

2010年:中兽药制剂在防治禽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

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

2008年:靶向制剂畅毒康的研制与开发

2010年:鸡β-防御素毕赤酵母的制备与应用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10年:中兽药制剂在防治禽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

产品概况

产品特点:安全、高效、用量准确;

产品结构:从剂型上主要分为粉散剂、口服液、注射液、颗粒剂,产品结构完善,其中抗菌类、抗病毒类、真菌类产品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使牧翔产品在市场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公司文化

公司核心价值观:追求领先

核心能力:专业、创新

专业、创新是公司追求卓越、实现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手段。

工作标准:高标准要求确保高品质工作。

工作态度:用心。(用心工作是提升工作品质的唯一路径。)

公司愿景

打造中国兽药制剂领导品牌

牧翔药业不断不追求领先,矢志打造中国兽药领导品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用心守护中国兽禽健康。

公司使命

共翔牧业无忧蓝天

可信赖、领导风范

牧翔品牌独特的基因,彰显独具特色的领导风范。牧翔品牌的个性,是通过牧翔人的专业、务实、精进得以体现的。

全体牧翔人都应做到诚实守信,专注专业,锐意创新,不断追求领先,在禽病诊断、产品提供、经营管理方面深受客户信赖,并且呈现领导风范。

经营理念

坚持单品牌运作

坚持走专业化道路

坚持长期合作共赢

坚持高效精品

坚持打造职业化团队

公司管理

多系统交叉管理,垂直行政管理系统,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文化与制度管理系统(软硬),职能专业化管理系统(财务、人事、行政、质量、品牌)

具体管理技术:项目管理、标准化管理,目标计划管理、预算管理,日志管理

决策机制

由下而上(员工告诉上级)

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

科学分析后决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