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孙登

孙登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三国时期孙吴的皇太子,孙权的长子,自少与士大夫子弟交往,接受经史教育,学识、德行深受儒学影响。

建安十四年(209年)孙登出生,孙权指定徐夫人养育他。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受封吴王,立孙登为王太子,为孙登挑选老师,学习各种知识、礼仪、德行。黄武四年(225年)孙登娉娶周瑜之女为王太子妃。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同年,在孙权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后,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嘉禾元年(232年),孙登从武昌赶去建业劝慰因孙虑病逝而悲伤的父亲,并留在建业。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出征魏国合肥新城,孙登留守建业,管理后方事务。赤乌四年(241年)逝世,时年三十三岁,谥孙登为宣太子。

孙登礼贤下士,对时政多有匡弼,处理政务也谨慎得体。南宋思想家叶适评曰:“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丕曹植何足道哉。”其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临终上疏》《与步骘书》。

人物生平

出身

建安十四年(209年),孙登出生,是孙权的长子,生母身份低贱。孙权指定正受宠的徐夫人养育他。

受封王太子

黄初二年(221年),孙权面对刘备蜀军讨伐的压力,向曹魏曹丕称臣。孙权被封为吴王,孙登被封为东中郎将,并封万户侯,想让他前来洛阳市任职,实为赴洛阳做人质。孙权以孙登年幼为由,辞去爵位不受。同年,孙登被孙权立为王太子,并为孙登选置师傅,选取优秀的士人作为他的宾友。孙登身边有南郡知府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绥远省将军张昭之子张休丞相顾雍之孙顾谭偏将军陈武之子陈表等为其侍讲诗书,随从骑马射猎;有一位来自月支(今敦煌市祁连县一带的游牧部族)的高憎支谦,辅导讲习;有张昭间接教授《汉书》,了解近代的事情。

黄武四年(225年),孙登娉娶周瑜之女为王太子妃。

受封皇太子

吴黄龙元年(229年),孙登在孙权称帝后,被立为皇太子,左辅都尉诸葛恪、右弼都尉张休、辅正都尉顾谭、翼正都尉陈表,以及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都成为孙登东宫人才。同年,孙权从武昌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登在上大将军陆逊的辅佐下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主持宫中府中的留守事务。

嘉禾元年(232年),孙登的二弟孙虑病逝,孙登从武昌赶去建业劝慰父亲,并留在建业。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出征魏国合肥新城,孙登留守建业,管理后方事务。当时农作物收成不好,盗贼增多,孙登制定法令,对付盗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英年早逝

赤乌四年(241年),孙登给孙权上疏后逝世,时年三十三岁,谥孙登为宣太子。孙登最初葬于句容市,设置园邑依法奉守,三年后改葬蒋陵

个人作品

孙登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临终上疏》《与步骘书》,被收录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全三国文》中。

《临终上疏》

孙登在临终前上疏,内中充满了对父亲情深意长的关爱和对国家走向兴盛的期盼:一是表达了自己不能再尽孝道的内心愧庆;二是提出要孙权坚持笃养身体和精神,实现宏大事业的建议;三是对弟弟孙和做了很好的评价;四是他介绍诸葛恪张休羊衜等人的品格和才能,把他们推荐给孙权,同时对陆逊诸葛瑾步骘朱然等一批朝臣的德行给予肯定,希望孙权始终把他们作为依靠的力量。

同时,在《临终上疏》中孙登对当时的国家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时下各都县都民生凋敝,奸乱萌生,法令繁多,刑罚过重,应该遵循“律令与时推移”的方针,与将相大臣们商议制定出更合时宜,宽刑轻赋的治理方案,力求节省民力、顺应民心,即“为政听民”的执政思想和“博采众议”的执政方法。

《与步骘书》

这是孙登驻守武昌时,向步鹭请教治国之道的一封信。步骘是临淮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人。早年因避战乱而移居江东,以种瓜为生,很有学问。孙权被拜为征虏将军后,步骘曾任车骑将军、征南中郎将、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孙权称帝后,步骘被拜为骠骑将军,领冀州区牧,都督清西陵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孙登比丸

孙登在武昌时一次乘马外出,一颗弹丸从身边飞过,他身边侍卫便去寻找捉拿射弹丸的人。刚好看到有一人手握弹弓,身带弹丸走过。随从便认为是那人射的弹丸。那人否认。侍从们想揍他,被孙登拦住。孙登派人拿出差点伤到人的弹丸与那人携带的弹丸作比较,结果两者不一样,于是放走了那人。

宽容御下

一次,孙登丢失了一只用金马作装饰的水盂,查出偷窃者是自己手下人。孙登不忍心重罚他,只叫他来责备了一通,遣他回家,并令身边的人不要张扬。

爱护百姓

孙登在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期间外出射猎,为不践踏青苗庄稼,他经常走远路避开良田;休息时,孙登选择空地,不给百姓造成麻烦。

礼贤下士

孙登与诸葛恪张休顾谭等人有时同坐一辆车,有时在一个帷帐下睡觉。太傅张温建议为太子设置亲近的属官中庶子,以便使用更好的礼节,孙权于是任陈表为中庶子,但不久孙登觉得这样的礼节过于拘束,又恢复了原来整巾待座的方式。

孝友恭悌

当初,孙登的生母地位低贱,徐夫人对他从小就有母养之恩。后来徐夫人因为妒嫉被黜废置会稽郡,而步练师最为得宠。步氏有所赏赐,孙登不敢推辞,只是拜受而已。徐氏派人前来赐给孙登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孙登将被册立为太子,他推辞,立太子,应先立顺圣太后为皇后。后来,孙权宠爱三子孙和,孙登对其亲近礼敬,把他当兄长一样看待。据《吴书》记载:“弟和有宠于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孙登常有将太子之位让给其弟的想法。

嘉禾六年(237年),孙登的挚友陈表去世。陈表的家中财物全部用来供养士人,去世当天,他的妻子儿女都没有居处,孙登亲自为他们选建屋宅。

相关事件

孙登去世后第二年,孙权孙和为太子,封孙霸为鲁王。孙和与孙霸是孙权宠爱的琅琊王夫人所生。孙权给孙霸跟太子一样的待遇。大臣们则分为二派,陆逊顾谭诸葛恪等维护太子孙和;公主鲁班吴安等则拥戴孙霸。

一次,孙权卧病,太子孙和去孙策庙析祷,顺道去了离神庙不远的太子妃的叔父家。公主鲁班便跟孙权说太子不去神庙好好祈祷,却前往太子妃的叔父家计议。这样,孙权对孙和逐渐不喜。两派大臣的争斗也逐渐厉害。最后孙权废黜了太子孙和,赐死了鲁王孙霸,立受自己宠爱的潘夫人的儿子孙亮为太子。

人物评价

“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美之德”“爱人好善”。——晋朝史学家陈寿

性谦让好学。——唐朝许嵩

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丕曹植何足道哉。——南宋哲学家叶适

登虑恭肃顺善,贤(阙)嗣也,不幸而短折凶。——元初名儒郝经

参考资料

陈表:先国后家 有勇有谋.甘肃纪检监察网.2024-08-04

郝经(元 犬儒 祖籍陵川) - 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