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网山村

网山村

斗门区乾务镇网山村始建于清代乾隆30年,始祖从乾务镇虎山村迁入,因村后的来隆山山丘形状如网而得名网山村。全村面积约7平方公里,目前常驻人口1400多人。

简介

经过200多年的风雨涤荡,网山村整体上仍保留了古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在该村旧村场的100多间古民居中,至今还有近70%保存着清代时期黄泥墙和具有岭南特色的青砖房屋。各民居院落之间的巷道大小一致、整齐划一,代表了珠江岭南文化的特色。

此外,村内还有聂氏宗祠3座,武帝庙1座,其中包括斗门八景之一的黄氏大宗祠。村后种有大量古树,其中100年以上的古树就有35棵。

最大特点在于“原生态”

“网山古村落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 原生态”。曾全程参与申报认定工作的乾务镇文化站站长 周永介绍说,尽管网山古民居的历史并不算太久,但与其他参与申报的村落相比,网山村古民居不是祠堂、庙宇等特殊建筑,而是百姓居住的普通民宅,且其中多数至今仍住有人家,更加“原汁原味”。“这一点得到了省专家组的认可。”

另一个给网山村“加分”的因素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据了解,省级古村落的认定标准核心是在于古村落中民风习俗等“活态”的民间文化是否被较好地保留与传承。而在网山村,该村至今仍流传的传统民间艺术就包括飘色、装泥鱼、醒狮、锣鼓柜等,集中体现历史文化的村志、族谱、碑文、牌匾等保存也比较完整。

串起古民居搞特色旅游

“这相当于乾务镇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据 周永介绍,乾务镇2015刚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而网山村获评省级古村则将乾务的历史文化品牌“擦得更亮”,为该镇发展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

据了解,周永所说的“乾务镇特色旅游线路”以民间文化艺术为主线,包括游古聂氏宗祠、古钟楼、尝农家特色食品等。乾务镇已经制定了初步规划方案。

“3年前制定网山村总体规划时,我们已经有了这种打算。”周永说,网山村专门规划了一个新村,给原来住在古民居的村民建新房,以尽量保存古民居群的整体风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