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弘义

王弘义

王弘义(7世纪—694年),天宝天授时期著名的酷吏,出生于冀州衡水(今衡水市)。他以告密起家,被授予游击将军职位,并逐步晋升为殿中侍御史和左台侍御史。王弘义以罗织罪名、诬告宗室和重臣而臭名昭著,被称为“白兔御史”。最终,他因罪名被流放至海南省,并在途中遭到侍御史胡元礼的杖杀。

人物简介

王弘义天授中,拜右台殿中侍御史。长寿中,拜左台侍御史,与来俊臣罗告衣冠。延载元年,俊臣贬,弘义亦流放琼州,妄称敕追。时胡元礼为侍御史,使岭南道,次于襄、邓,会而按之。弘义词穷,乃谓曰:“与公气类。”元礼曰:“足下任御史,元礼任洛阳市尉。元礼今为御史,公乃流囚,复何气类?”乃搒杀之。

弘义每暑月系囚,必于小房中积蒿而施毡褥,遭之者斯须气绝矣。苟自诬引,则易于他房。与俊臣常行移牒,州县慑惧,自矜曰:“我之文牒,有如狼毒野葛也。”弘义常于乡里傍舍求瓜,主吝之,弘义乃状言瓜园中有白兔,县官命人捕逐,斯须园苗尽矣。内史李昭德曰:“昔闻苍鹰狱吏,今见白兔御史。”

人物关系

这些人物关系反映了王弘义在政治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与其他政治人物之间的互动。王弘义的一生与这些人物紧密相连,最终因政治斗争的失败而遭到处决。

野史逸闻

王弘义

王弘义,衡水市人也,告变授游击将家。天授中,拜御史,与俊臣罗告衣冠。俊臣败,义亦流于岭南。妄称敕追,时胡无礼以御史使岭南,次于襄邓,会而按之,弘义词穷,乃谓曰:"与公气类。"元礼曰:"足下昔任御史,礼任洛阳市尉;礼今任御史,公乃流囚。复何气类。"乃榜杀之。弘义每暑月系囚,必于小房中,积蒿而施毡褥,遭之者,期须气将绝矣,苟自诬或他引,则易于别房。俊臣常行移牒,州县慑惧,自矜曰:"我之文牒,有如狼毒冶葛也。"弘义尝于乡里求旁舍瓜,瓜主吝之。义乃状言。瓜园中有白兔。县吏会人捕逐,期须苗尽矣。内史李照德曰:"昔闻苍鹰狱吏,今见白兔御史。"(出《御史台记》)

【译文】

王弘义,衡水市人,是因为揭发了别人要反叛而被授予游击将军的。武则天称帝的天授年间,被任命为御史,与来俊臣一起专干诬告士大夫的勾当,来俊臣的事情败露被处死,王弘义也被流放到岭南。后来他胡说皇帝下令要追他回京,当时御史胡元礼被派遣到岭南,暂住于襄邓,找到他查问这件事,王弘义无话可讲,便对他说:"别忘了,我跟你可是一样的人啊。"胡元礼道:"你当年任御史,我任洛阳市县尉;而我今天任御史,你却是个被流放的囚犯,这怎么能说是一样的人呢?"于是将他用鞭子打死。王弘义每年酷暑季节拘留囚犯时,都是把人关在一个小房子里,里面堆上蒿子并铺上毡褥,关进去的人,很快就被熏呛得喘不上气来,于是便会随意地诬陷自己或乱咬别人,然后再给他换到别的房间去。来俊臣常给人发放文书,州县官员十分害怕。他常自我夸耀说:"我的文书,就像狼毒一年蓬(均为巨毒药草)一样!"王弘义曾在乡村向临舍的人要瓜,瓜主对他很吝啬,王弘义便绘声绘色地说,瓜园里有白兔,县衙役便立即集合人去追捕,霎时间瓜秧被扫荡一空。内史李昭德说:"过去常听说有苍鹰狱卒,今日却看到了白兔御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