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失业者的数量占劳动力总量的比例,是衡量失业程度的重要指标。
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的核心指标,受经济增长率、城镇化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等宏观和企业数量规模、工业产值比重、工资水平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各国政府历来都把失业率作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进而出台或调整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行政登记失业率或劳动力抽样调查失业率,通常把7%的失业率作为警戒线。较低失业率意味着经济发展较为健康,较高失业率意味着经济发展放缓衰退,通过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结合起来分析,可判断经济发展是否过热。然而,由于失业率是通过对居民家庭的调查后计算得出,调查过程中获得的部分数据并不十分准确,因此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失业的真实情况。
概念
定义
失业率是指失业者的数量占劳动力总量的比例,是衡量失业程度的重要指标。失业率是用来衡量闲置中的劳动力资源,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使用状况的主要指标,失业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计算公式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 x 100%
实施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ILO)推荐标准中,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除以劳动力供给,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为国际通用的反映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的指标。各国开展失业率调查时,在概念上、方法上等原则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做法上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对于因单位原因暂时离岗,但雇主给出明确返岗日期的人,美国将其直接视为失业,而欧盟要求必须有寻找工作行为,才视为失业。中国在开展失业率调查时,始终坚守概念和方法等方面与国际标准一致,但也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具体问题作了一些符合实际的处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出了外来人口,外来常住人口虽然户籍不在城镇,但也在城镇调查失业率覆盖范围内;二是体现出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对农业和非农业人口采用一致的就业失业标准,从事农业的人口农闲时间如果正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也属于失业人口;三是体现出全年龄就业状况,考虑到农村老年人仍会继续务农,城镇许多人退休后也选择继续工作,因此就业和失业人口没有年龄上限。
相关概念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即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也是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平衡状态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围绕自然失业率上下波动的失业率被称为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这种周期性失业往往是与经济的短期波动即经济周期联系在一起的。
就业人口
为了确保失业率准确反映实际,也为了国际标准的一致,国际劳工组织对失业人口和就业人口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就业人口是指调查周内为取得报酬工作1小时及以上和因休假、临时停工等暂时离岗的人;失业人口是指没有工作,近期寻找工作,且能立即去工作的人。在使用这一指标时,不能把所有没有工作的人都视为失业人口,只有寻找工作而未能找到工作的人才是失业人口。
适度失业率
适度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社会可以接受的失业率。所谓的社会可以接受的失业率具体有三种内涵:不影响广大劳动者就业和基本生活水平的失业。保证企业合理负担和生产经营能够良性循环下的失业率。国家宏观政策可以调控的失业率。同时,适度失业率还应该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失业率。
劳动参与率
与失业率相关的概念为劳动参与率(labor participation rate),指的是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劳动参与率=劳动力/成年人口中 x 100%。劳动参与率反映的是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用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奥肯定律是指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1:2的关系只是一个平均数,是根据经验统计资料的出来的,在不同的时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奥肯定律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即失业是周期性失业的失业率。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较低;繁殖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失业类型
国际上,根据造成失业的原因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将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为劳动者自行提出离开工作岗位而导致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非因本人意愿而导致的失业。
按照造成失业的客观原因不同,又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由社会总需求不足引起,经常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美国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失业就是典型的周期性失业。治理周期性失业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促使调查失业率接近自然失业率。其中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这两种失业构成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降低自然失业率的主要政策是大力开展求职招聘服务,提高人岗匹配效率,促进高校专业和市场需求对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破除劳动力自由流动障碍等。但自然失业率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运行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只能尽量降低而无法消灭。
影响因素
外部宏观因素
经济增长率
奥肯定律描述了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经济增长的变化,对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
城镇化率
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与两部门结构发展理论强调,城市的工业部门一般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农村部门平均收入水平,农村劳动力将流向城市工业部门;而拉尼斯·费景汉地二元经济转换模型也说明工业部门的工资对农村劳动力具有吸引作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早在1931年,卡恩就给出了投资就业乘数概念,即当净投资增加时,总就业增量将是初始就业增量的一个倍数,Davis等也论证了投资增长与就业之间是存在着正向关系的,中国学者朱劲松也论证了投资对就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一区域就业的重要因素。
区域微观
区域的就业情况直接受制于区域企业数量和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以及工资水平。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关系。
统计方法
世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两种失业统计方法,一种是行政登记失业率,另一种是劳动力抽样调查失业率。两种失业率都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数据库显示,截至2011年,在全部上报失业率的116个国家中,采用调查失业率形式公布失业率的国家有76个,占65.5%,其中包括加拿大、法国、美国、日本、韩国、芬兰、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采用登记失业率形式公布失业率的国家有8个,占6.9%,包括布隆迪、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共和国、蒙古、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卢森堡、中国;采用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两种方式公布失业率的国家有32个,占27.6%,其中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杰克、丹麦、德国、匈牙利、爱尔兰、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典、瑞士、英国等国。
美国的失业率是由美国劳动部下属的劳工统计局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即抽样调查得到的。美国确定了从U1到U7的7个失业率统计标准。U1为长期失业者,指失业15周以上的人;U2为所有失去工作者的失业率,而不管他们为什么失去工作;U3为成人失业率,指25周岁以上失去工作的人的失业率;U4为全职工作失业率,指没有全职工作但正寻找的人的失业率;U5为正常的失业率,指符合国家失业定义的失业者的失业率;U6指包括半数部分工作者的失业率,即失业人数包括二分之一从事部分时间工作的人;U7指包括丧失信心工人的失业率。在这七种失业中,U1最低,U7最高,U5为一般所说的失业率。U1和U7的差距有时在10%左右。
中国
在中国,失业率有两个具体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
调查失业率
调查失业率由统计部门聘用的调查员入户访问获取就业失业信息,对于16周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不论其户籍所在地和类型,只要满足失业定义都属于失业人口。调查失业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是政府判断经济形势、改进宏观调控和制定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其高低受经济结构、经济周期、人口结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调查失业率数据来源于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在每月特定时间内,调查员使用电子终端(PAD)前往抽中的调查户采集就业失业信息,并通过联网直报系统直接将数据上报到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对报送的数据进行加权汇总,推算得到全国和各省城镇调查失业率。
登记失业率
登记失业率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行政记录进行统计,失业人口是16周岁至退休年龄的人中,满足失业登记要求且主动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人。登记失业率作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为失业人员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依据,是就业工作指标。
区别
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来源不同,前者的失业人口数据来自劳动力调查,而后者的失业人口数据来自政府就业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也就是计算公式有所不同:调查失业率=调查失业人数/(调查从业人数+调查失业人数),登记失业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登记失业人数)。
二是失业人口的指标定义不同。调查失业率采用国际劳工组织的失业标准,即年满16周岁,调查前一周内没有工作的人员;而登记失业率的失业人口是指16岁至退休年龄内,男的是16~59岁、女的是16~49岁,他们没有工作而想工作,并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员。因此,如果那些没有登记的失业劳动力,包括城镇和非城镇户口的失业者,就没有统计进来。
三是统计范围不同。调查失业率是按照常住人口统计(既包括城镇本地人,也包括外来的常住人口),登记失业率则是按本地非农户籍的人员进行统计,也就是说,对登记失业人员的规定是户口在城镇的劳动力,它不包括进城务工经商的进程农民工,也不包括在城市间纤细流动而未转移户籍的城镇户籍人口。
由于中国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到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失业人员数量不够全面,再加上就业和失业登记办法还不健全和规范,存在着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的现象。因此,城镇调查失业率比城镇登记失业率更能真实反映出实际的失业和就业情况。
缺陷
失业率是衡量经济中的失业状况的,但是由于这一指标是通过对居民家庭的调查后计算出来的,而调查过程中获得的有些数据可能并不十分准确,有时候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失业的真实情况。
第一,劳动力数量并不稳定。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数之比,而劳动人数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会经常发生变化,当失业人数没发生变化的时候,由于劳动力的数量变了从而导致失业率会发生变化,这样可能使得失业率有时并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反映失业状况的变化。在现实当中,随时会有人加入劳动者的队伍中来,比如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原来已经离开劳动力队伍成为非劳动力的人又重新回来寻找工作等,同时劳动力的数量也会岁时减少,比如有些失业者长期找不到工作不再继续寻找从而变成非劳动力,有些有工作的劳动力尤其是结婚后的女性劳动力自愿离职回归家庭等。
第二,有些失业者可能并没有积极地去寻找工作。他们在调查时称自己为失业者有可能是为了获得政府为失业者提供的经济帮助,但实际上他们可能更符合非劳动力的定义。
第三,有些称自己是非劳动力的人可能是愿意工作的。这些人可能已经努力地寻找工作,但是在求职失败后放弃了努力,这些人被称为丧失信心的工人(discouraged workers),尽管他们没有工作,但没有被统计在失业人员中。
意义
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的核心指标,一般来讲,失业率上升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失业者增加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经济增长动力也将减弱。因此,各国政府历来都把失业率作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进而出台或调整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除了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外,失业率还综合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制度等多方面信息。
应用
国际上,通常把7%的失业率作为一个警戒线,超过了就进入经济警戒区。通常情况下,较低的失业率,意味着有较多的工作机会,整体经济发展比较健康,也有利于货币升值。失业率上升,意味着工作机会减少,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即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
若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结合起来分析,则可以判断经济发展是否过热。如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则表示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工资有上涨压力,若通胀率上升,则表示物价水平的上升,此时劳动力市场和货币市场价格都有上涨的压力,表明经济存在过热的风险,需要通过加息等方法抑制经济发展过热。
各国情况
全球
2021年6月2日,劳工组织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1年趋势》报告预测,全球范围内,由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就业缺口”在2021年将达到7500万,并在2022年下降至2300万。2021年,因工作时长减少和就业不足所导致的损失相当于一亿个全职工作,在2022年将相当于2600万个全职工作,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疫情危机前失业率本已居高不下、劳动力利用不足,以及工作环境不佳的背景之下。报告表示,受到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2022年全球失业人口总数预计将达到2.05亿人,大大超过2019年的1.87亿,全球失业率将达到5.7%。2022年1月17日,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2年趋势》预计,2022年全球失业人数将达2.07亿,高于2019年新冠疫情前1.86亿的失业水平。
参考资料:
中国
200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开始进行劳动力情况的调查工作,2005年开始第一次调查,2006年开始半年调查一次,2007年每个季度调查一次,2009年开始每个月在4个直辖市和27个省会城市调查一次,2015年调查范围扩大到所有地级市。2010年时,国家曾计划于2011年调查失业率数据,但后来不了了之,直到2018年4月才开始向公众按月公布中国城镇失业率数据。2018年4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宣布2018年1月至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分别比2017年同月下降0.2、0.4和0.1个百分点。
据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总体来看,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差别不大。2023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其中,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1.3%、4.1%。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48.7小时。同年6月,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9%。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705万人,同比增长3.2%。
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23年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3%。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9%、6.1%、3.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0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增长2.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长3.6%。
2024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了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1至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2023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6月上升0.2个百分点,比2023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6月上升0.4个百分点,比2023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2024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9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6%,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7%,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9%。
2024年11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1%,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8%,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8%,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2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表示,11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2024年1月至11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198万人,平均调查失业率5.1%,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7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8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296万人。2025年1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12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5.7%,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6%,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9%,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已连续4个月下降。2024年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
希腊
截至2022年,希腊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在20%以上。长期高失业率使在15~24岁之间的希腊公民中,约有54%的人没有工作。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引起的后果是劳动力市场急剧恶化,政府资金紧张不断削减公民薪资和养老金,引起了希腊人民对政府的强烈不满。此外,企业大量破产倒闭,人民生活变得日益艰难。为了鼓励企业招聘员工,降低企业成本,希腊政府将最低工资下降了1/5,降至每月720美元,以鼓励企业招聘。就业机会的锐减和生活质量下降还给人们带来了负面的心理问题,引发了自杀率和犯罪率的大幅上升。
根据CEIC提供的希腊失业率数据,1998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失业率平均值为12.30%,共301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2013年7月,达28.20%,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2008年5月,为7.50%。希腊的失业率在2023年4月达11.20%,相较于3月的11.10%有所增长。
日本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失业率逐年上升,2002年最高上升到5.4%,此后开始缓慢下降。由于2008年秋爆发的“雷曼冲击”,2009年失业率再度上升到5.1%,此后又开始持续下降,一直下降到低于3%的水平。2023年5月,日本总务省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4月失业率从3月份的2.8%降至2.6%,为三个月来首次下降,可能会推动工资上涨,并为日本央行未来的可持续通胀目标提供支撑。同年8月29日,日本总务省公布的劳动力调查结果显示,日本7月的完全失业率为2.7%,与6月相比上升了0.2个百分点,时隔3个月再次恶化。2025年4月1日,日本2月失业率为2.4%,预期2.5%,前值2.5%。
韩国
2022年6月15日,韩国统计厅发布资料显示,5月就业人口同比增加93.5万人,为2848.5万人,增幅创下近22年来同月新高。失业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为3%,创下2013年以来同月新低。截至2023年5月,韩国15至29岁的人口总数为841万人,其中452万人已毕业或停止上学,有126万韩国毕业生失业。在126万失业人口中,53.8%(约67.8万)年轻人拥有大学或更高学历,46.2%(约58.2万)年轻人拥有高中及以下学历。40.9%的失业人口正在准备职业培训、雇用考试、州政府考试、公务员考试和公司招聘考试。另有25.4%的人放弃了求职。2023年6月,韩国统计厅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失业率从4月份的2.6%降至5月份的2.5%,为1999年6月开始统计该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亚
2022年7月14日,澳大利亚政府统计数据显示,6月澳大利亚新增就业人数88400人,官方失业率已降至3.5%。2023年9月14日,澳大利亚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8月该国失业率维持在3.7%不变。同时,趋势性失业率也为3.7%,与经重新计算后的7月失业率持平。
美国
美国失业率在1933年达到24.9%,并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在2000年时失业率为3.9%,创30年来最低。2002至2003年,美国失业率快速升到6%,2006年又降到5%以下。2008年10月,美国失业率上升到10%。2020年4月,美国经济失去了205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飙升至14.7%,随后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直到8月。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全国失业率达到3.6%。2023年10月6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称,美国9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33.6万人,失业率环比持平,仍维持在3.8%。同年11月3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称,美国10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15万人,失业率为3.9%,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美国当月的非农新增就业人口为2023年6月以来最小增幅,失业率为2022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俄罗斯
2024年4月4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在俄独立工会联合会全会上表示,2023年俄罗斯失业率降到3%以下,为2.9%,2024年2月降为2.8%。”
参考资料
国家统计局网站刊文解读公布调查失业率意义.中国经济网.2023-11-15
我国失业率调查是否包括农民工?失业人口如何界定?官方回应了.新京报-搜狐网.2024-01-19
失业保险政策——什么是失业?.德州市人民政府.2024-01-19
什么是调查失业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4-01-19
国际劳工组织:2022年全球失业人口预计将达2.05亿人,全球失业率将达5.7%.界面快讯.2023-11-15
国际劳工组织:预计2022年全球失业人数达2.07亿,仍高于疫情前水平.中国新闻网.2023-11-15
总失业率.新浪财经.2023-11-15
数据概览:2023年上半年就业相关数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3-11-15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统计局.2024-01-17
国家统计局:待相关统计方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后,青年人失业率会及时恢复发布.今日头条-中国网财经.2023-08-15
国家统计局: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中国青年网-今日头条.2024-08-15
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搜狐网.2024-10-23
国家统计局:10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1%.腾讯网.2024-11-18
国家统计局:10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1%,连续两个月下降.百家号.2024-11-18
国家统计局: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澎湃新闻.2024-12-16
焦点访谈丨援企稳岗、技能培训、权益保障 政策组合拳兜牢就业底线.腾讯网.2025-01-06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1-21
希腊 失业率.ceicdata.2024-01-19
日本4月失业率降至2.6%,三个月来首次下降.新浪财经.2023-11-15
日本7月的完全失业率时隔3个月再次恶化 女性失业率上升.人民网.2023-11-15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4-01
韩国5月失业率3%,就业人口同比增93.5万人.界面快讯.2023-11-15
126万韩国年轻人失业,超过一半拥有大学学位,但找不到理想工作.澎湃新闻.2023-11-15
韩国5月失业率创新低,60岁以上人口成新增就业主力.新浪财经.2023-11-15
澳大利亚官方失业率降至3.5%.同花顺财经.2022-07-14
【环球财经】8月澳大利亚失业率维持在3.7%不变.中国金融信息网.2023-11-15
美国历次经济大衰退:原因与持续时间(1893-2022).新浪财经.2023-11-16
美国2022年全国失业率为3.6%.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1-19
美国9月新增就业33.6万 失业率维持在3.8%.央视网.2023-11-16
美国10月新增就业15万人 失业率3.9%.央视网.2023-11-16
普京:俄罗斯失业率降至新低,几乎不存在失业情况.腾讯网.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