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5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重点建设示范单位。它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改名而来,其前身是首都师范大学“两课”教研部,2002 年,该院单独建制以来,现有在岗教职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31人,党政教辅人员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3 人,副教授15人,讲师10 人;教师中有博士(含在读博士)8人,硕士20人。该院在职称、年龄结构和学历方面,整体结构合理,已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队伍。
根据《首都师范大学关于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决定》(首都师大校发〔2015〕51 号)文件,经2015年第12 次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组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名称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
学院地址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83号
邮政编码:100089
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德育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研部;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中心、中国妇女研究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在学科建设方面:该院与政法学院共同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四个博士点;拥有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共党史六个硕士授权点;具备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招生及学位授予资格。 “十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市教育课题项目4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2项,北京市教委项目4项。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十一五”开始第一年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市教育科学项目2项。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有6门课获得校级合格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被评为校级优秀课, 2006 年,该课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2002年12月,该院被评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重点建设示范单位”。2005年该院被评为“北京市德育先进集体”。2006年该院成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
在科研方面:国家级课题有重大突破,取得 4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其中“卡尔·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被评为“十一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有两项课题已经结题,均被鉴定等级为“优秀”。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1项马克思主义工程课题的子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编写(国家教育部教材)。省部级课题项目数量不断增长(16项),层次有所提高。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2项;北京市教委项目4项;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资助1项:四年来还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出版学术著作出版8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该院有研究生导师11人,其中3名博士生导师,有正式专业研究生95人,教育硕士8人,访问学者3人。研究生总数已经超过100人。该院制订了《“两课”教研部研究生工作手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研究生发展“十一五”规划;进一步规范教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精品课建设,主持编写了全校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材。
参考资料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章启用声明 .首都师范大学.2025-04-14
首都师范大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4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官方网站.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