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惨案
1927年1月3日,武汉人民举行北伐胜利庆祝活动期间,部分学生在汉口江汉关和英租界毗连的空场内讲演时,英国水兵突然冲出租界,当场刺死中国海员一人,刺伤数十人,其中重伤四五人,制造了一三惨案。
事发后,李立三、刘少奇等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人立即号召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为收回英租界斗争,举行罢工、罢市、罢课和反英示威游行;并要求武汉国民政府对英交涉,以迫使英政府作出让步。同时湖北全省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发表《为反对英水兵惨杀同胞通电》,通电提出请政府自动收回英租界等六项要求和实行抵制英货、封锁英租界等五项办法。
1927年2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迫使英帝国主义签订协定,规定中国于3月15日正式收回汉口英租界。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收回外国租界,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事件背景
1926年10月初,北伐军占领武汉。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和需要,1926年11月中旬,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作出迁都武汉的原则决定。11月16日,中国国民党派宋庆龄、孙科、宋子文、徐谦、陈友仁及顾问米哈伊尔·鲍罗廷,以调查党务、政务为名,自广州市启程北上,拟经江西省赴武汉,筹备迁都。11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正式决定将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从广州迁到武汉。11月28日,广州国民政府宣布:自12月1日起,在广州的国民政府停收文件,5日停止办公,政府工作人员分批去武汉。为不致使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权力中断,已抵汉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及各部长等在汉举行谈话会,决定于12月13日正式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暂时执行最高职权。联席会议的成立,标志着国民政府由广州市迁到武汉,历史进入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月1日,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正式开始在汉口办公,并发布命令,确定首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武汉。
事件经过
1927年1月1日至3日,武汉人民为国民政府北迁和北伐胜利举行庆祝大会。1927年1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宣传员到汉口江汉关钟楼下演讲,控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英租界。英租界当局从停泊在长江边上的军舰调集大批英兵,用刺刀驱杀听讲的群众,当场刺死中国海员一人,刺伤数十人,其中重伤四五人。
1927年1月3日晚,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总工会召开紧急联席会议。1月4日,湖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省学生联合会等200多个团体的500多名代表举行武汉工农商学各界联席会议,根据省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所提要求和办法,提出了请国民政府向英国领事馆提出严重抗议、由国民政府收回英租界、实行抵制英货、封锁英租界等八项决议。在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和组织下,湖北全省总工会和各行业工会纷纷发表通电、通告,揭露英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号召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为收回英租界而斗争。同时湖北全省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公开发表《为反对英水兵惨杀同胞通电》,通电提出请政府自动收回英租界等六项要求和实行抵制英货、封锁英租界等五项办法。
1927年1月5日,武汉举行罢工、罢市、罢课。下午,在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和组织下,在汉口济生三马路召开了30万人参加的反英示威大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群众高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收回租界”等口号,向英租界挺进。工人纠察队员率先冲进租界,迅速拆除沙包、电网组成的防御工事,扫清障碍。随后,群众冲进英租界,包围了巡捕房和工部局办公楼,驱逐了租界内的巡捕。群众登上楼顶,扯下英国旗,占领了租界。租界内的英国官员和巡捕、水兵逃往江边的英国军舰。汉口英租界被爱国群众控制。
1927年1月6日,江西九江各界群众集会游行,声援武汉人民收回英租界的斗争。英国水兵再次干涉,打死打伤工人数名,制造了九江“一六”惨案。九江工人和市民在武汉群众斗争胜利的鼓舞下,冲进租界,拆毁租界四周所布的木桩、沙袋、带刺的铁丝网等物,占领了九江英租界。武汉、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的斗争得到了中国全国人民的声援。湖北、江西省、广东省、湖南省、安徽、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天津市、北京等地纷纷召开大会,组织反英游行示威,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洪流。共产国际、苏联政府及英、日、美等国的工人阶级也发表通电、宣言,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1927年1月7日,以工人为主体的武昌群众在董必武主持下继续举行反英示威大会,迫使女王陛下政府接受谈判。8日,由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湖北全省总工会、湖北省商会等14个团体组成的武汉市对英委员会为汉口惨案通电世界各国民众,表示“誓死为死难之同胞一雪国耻”。
具体措施
武汉农工商学各界联席会议根据湖北全省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电提出的要求与办法,提出解决一三惨案的八项要求:(一)请政府立即向英国领事提出严重抗议。(二)令英领赔偿死伤同胞损失。(三)令英领将行凶水兵交中国政府依法惩办。 (四)撤走驻汉英舰及英界的沙袋电网等作战物。 (五)撤销内河航权。(六)英领向中国政府道歉。(七)英界巡捕缴械。(八)由政府管理英租界。会议还决定于五日下午举行对英示威大会。
国民政府的反应
一三惨案消息传来,武汉国民政府、国民党省党部、中共湖北区委和群众团体均召集会议,派出代表前往现场注意事态发展。米哈伊尔·鲍罗廷连夜召集在汉的中共中委和湖北区委会议商讨对策,就事态发展和英政府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抉择,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作出决定:(1)进一步发动群众集会示威,坚决抗议英政府的挑衅行为。(2)支持国民政府对英采取强硬的态度,要求废除英政府强加于我国的不平等条约,派军队进入英租界保护我国居民。(3)由区委宣传部负责成立一研究国际法约的小组,收集中英关系和有关租约的历史资料。为扩大反英宣传、批驳帝国主义的种种谰言作好准备。(4)通过米哈伊尔·鲍罗廷和中共代表对国民政府和国共两党联席会议施加影响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事件处置
武汉国民政府支持群众收回英租界的要求,向女王陛下政府提出抗议,并决定由外交部长陈友仁主持对英交涉。中英开始谈判后,英帝国主义不时以武力相威胁。武汉工人阶级始终高举斗争旗帜,不断声援国民政府外交谈判。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国际舆论支持下,武汉国民政府迫使英帝国主义于2月19日签订协定,规定中国于3月15日正式收回汉口英租界。
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斗争的胜利,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外交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收回外国租界。
参考资料
「党史百事18」收回英租界 鼓舞中国人.今日头条.2025-01-11
八办“视”界 | 历史上的今天 ——1月3日.今日头条.2025-01-11
「党史今日」1927年1月3日,中国人民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收回外国租界.今日头条.2025-01-11
这幢小楼里,那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今日头条.2025-01-11
刘少奇同志生平年谱(1927年 二十九岁).中国政府网.2025-01-11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中国青年报.2025-01-11
武汉工人收回汉口英租界.湖北党史网.2025-01-11
《武汉百年瞬间》第八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澎湃新闻.2025-01-1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风雨历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5-01-11
【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cctv.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