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磷弹

磷弹

磷弹(phosphorous bombs)包括白磷弹、黄磷弹和红磷弹,主要为黄磷弹。磷弹是弹体内填充磷药,遇空气即开始自燃直至耗完为止,伴随燃烧过程会有白烟冒出为明显的特征,并随著温度逐渐升高,弹体可能会引爆,主要影响为磷药与人体接触时会发生灼伤。在炸弹、榴弹、炮弹、火箭和地雷中装有白磷(wP)的成分均属磷弹。

人体长期暴露于含白磷物质的环境中,将出现全身出血、呕血、循环系统衰竭的症状。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二战中,美国人就曾经使用过磷弹武器,用于对付在太平洋诸岛工事里的日本人,取得了预期的作战效果。20世纪六十年代的越战中,美国也曾经大量对越南投下磷弹Mark77,其威力与现代版本的磷弹相比还比较小。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中,攻击伊拉克的英美军队也曾经使用过白磷弹。2006年,以色列军队曾在黎以冲突中使用过白磷弹。2009年11月8日,在沙特政府军向也门—侧的边境地区进行的夜间空袭中,使用了磷弹,将整个山区燃烧的一片荒芜。

通常磷弹的装料是:白磷占4%,苯占86%,橡胶占10%。有白磷成分的炸弹在空中爆炸时,可撒出许多磷粉,能随风飘到防空洞内或室内,造成人员烧伤。

历史沿革

研发背景

1669年,德国汉堡一位叫布朗特-汉宁(Brand H)的商人收集了50木桶人尿(尿液之所以吸引炼金术师是因为其金黄的颜色类似黄金),将其和沙子等物质混合在一起加强热,他没有制得黄金,却意外地得到一种像白蜡一样的物质,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从未见过的白蜡模样的东西,不是布朗特梦寐以求的黄金,他发现这种绿火不发热,不引燃其它物质,是一种冷光。于是,他就以“冷光”的意思命名这种新发现的物质为“磷”。磷的拉丁文名称Phosphorum,就是“冷光”之意,它的化学符号是P,它的英文名称是Phosphorus。 白磷是一种磷的单质,外观为白色或浅黄色半透明性固体。质软,冷时性脆,见光色变深。暴露空气中在暗处产生绿色磷光和白烟。在湿空气中约40℃着火,在干燥空气中则稍高。 利用白磷的特性,人类发明了白磷烟雾弹,它们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这是白磷与氧气反应所产生的五氧化二磷。这种浓厚的白烟可以阻挡视线,也能让红外线无法定位,使其能够作为烟雾弹。

发展过程

起初白磷弹曾被当作燃烧弹使用,但后来由于其给交战国士兵造成的巨大身体及心理创伤而逐渐被各国弃用,转而作为目标指示弹及烟雾弹使用。

人体长期暴露于含白磷物质的环境中,将出现全身出血、呕血、循环系统衰竭的症状。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二战中,美国人就曾经使用过磷弹武器,用于对付在太平洋诸岛工事里的日本人,取得了预期的作战效果。20世纪六十年代的越战中,美国也曾经大量对越南投下磷弹Mark77,其威力与现代版本的磷弹相比还比较小。越南战争中美国应用最多的是AN-M-47A4型磷弹为。此弹含有20kg的糊状白磷和高爆性引爆物,爆炸时可产生900~1200高温,燃烧的磷颗粒的散布半径约为15m,面积约700m"。此弹的特点是磷能自燃,如磷颗粒停留在伤口内,可持续燃烧到深层组织.读驿燥炸时还可释放出浓密的白烟,对呼吸道等处有福烈的刺激作用。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中,攻击伊拉克的英美军队也曾经使用过白磷弹。2006年,以色列军队曾在黎以冲突中使用过白磷弹。2009年11月8日,在沙特政府军向也门—侧的边境地区进行的夜间空袭中,使用了磷弹,将整个山区燃烧的一片荒芜。

基本设计

基本结构

完整的白磷弹由弹底、炮弹底塞、塑料垫圈、起爆药、起爆药室、黄磷发烟罐、铝质隔片、弹体、销针、限位器、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延期雷管、抛射药和机械时间瞬发引信组成。白磷弹就是在弹体内充填磷药,遇空气开始自燃直至燃尽为止。从外观看,白磷弹一般涂成乳白色或天灰色。此外,白磷弹的弹体上往往有英文“白磷”缩写WP字样。

白磷弹通常装在一个壳体内,外壳可由包括金属在内的各种材料制成,其内的白磷可以是凝胶、粉末或者固体。除燃烧物质外,白磷弹的其他成分包括:

弹壳和填充物:标准弹药包括一个包裹有效白磷载荷的外壳。外壳通常是金属,如钢或铝,用于容纳化学品直至其被部署。外壳可能还有其他部件,以确保飞行和撞击过程中的稳定性。

点火装置: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一种额外的点火剂,以确保在物质分散时能够不受阻碍地引爆,可能是少量炸药,或是用于辅助点火的化合物。

雷管:如果存在,雷管是一种小型装置,用于引爆弹药的爆炸成分,有助于在撞击时分散白磷。

稳定性和收放系统: 根据具体设计,弹药可能需要稳定翼片或其他工具来引导其飞行。此外,它还可能包括一个收放系统,如降落伞或计时器,以控制白磷的释放时间和方式。

引信: 有些白磷弹有一个控制爆炸时间的引信装置。可对其进行设置,以达到特定效果,如空中爆炸或地面冲击。

使用原理

白磷弹正是利用白磷容易自燃,可形成浓重烟雾的特性研制而成的特种弹药。为了增强威力,白磷弹内还添加有助燃的铝粉剂、提高附着力的粘稠剂等。这种武器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却有非常厉害的燃烧效果,沾到皮肤上很难去除,燃烧温度又高,一般可达1000℃以上,可以一直把人的软组织烧尽,然后再深入到骨头,同时产生的烟雾对眼鼻刺激极大。

白磷弹是手榴弹、炮弹、炸弹的一种,利用了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的性质,利用白磷本身毒性的化学武器也曾被研制。

弹药特性

白磷弹是一种极为恐怖的弹药.白磷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燃点低,有剧毒,从外观看,白磷弹一般涂成乳白色或天灰色。此外,白磷弹的弹体上往往有英文“白磷”缩写WP字样。从爆炸效果看,白磷弹装填有众多的燃烧小块,炸开以后成天女散花的形状,在空中出现鲜明刺眼颜色,呈现放射性的浓郁火焰,散发出浓烈烟雾,发烟时间长达5-10分钟,在夜间发射时犹如燃放的烟花。作战时,白磷弹由时速1000公里左右的飞机在500-1000米的高空投掷,燃烧剂中还特别添加了粘稠的物质,能使燃烧剂粘在人体和装备上,造成最大的杀伤效果。据军方人士称,一枚白磷弹对无掩体的有生力量的毁伤面积相当于6个篮球场大小。

常见型号

使用影响

白磷弹的使用会造成一系列毁灭性的破坏,对人类和环境都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影响源于其独特性质,即与空气接触后会点燃,产生高热和反应性化合物。

对人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应用

二十世纪

二战中,美国人就曾经使用过白磷弹武器,用于对付在太平洋诸岛工事里的日本人,取得了预期的作战效果。六十年代越战中,美国也曾大量对越南投下磷弹,1966年,美军A-1E攻击机在越南投掷白磷航弹。美国应用最多的是AN-M-47A4型磷弹。

90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里,英美军队也曾使用白磷弹攻击伊拉克。

二十一世纪

2004年11月,美军曾在伊拉克费卢杰的军事行动中对伊拉克军队使用了白磷弹。乌克兰内战中,乌政府军使用了白磷弹一类的燃烧武器对当地进行攻击。

2006年8月,第二次黎以战争期间,以色列在同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中,使用了白磷弹。在这次加沙作战中,巴勒斯坦也使用白磷弹对以实施了报复性打击。这些国家之所以使用大量白磷弹,主要为了助力后续部队在相关地开展大规模地面进攻作战行动,爆炸所产生的烟雾也有助于破坏敌人对战场形势的侦察和判定。

2008-2009年度,哈马斯和以色列的战争中,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市区大量使用白磷弹,公然挑衅国际公约,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大量平民伤亡。

2015年11月,俄国总统普京疑似用白磷弹空袭ISlS首都拉卡,他提到要动用所有装备,以确保俄军在叙利亚的作战攻击。除了合法,俄军使用白磷弹一类具备燃烧效果的武器,在打击ISIS等极端宗教恐怖组织时,具备非常特殊的心理战效果。因为这些恐怖分子在思想观念体系上的核心基石之一就是,凡是和自己信仰不合的异端、异教徒、无信者,死后都要下火狱,并永居其中。

2016年11月,俄军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发现叙反对派武装使用含有毒物质的炮弹——白磷弹。在多次冲突中,包括俄罗斯、以色列和美国都在叙利亚使用了白磷弹。

相关公约规定

1980年,《联合国常规武器公约》将磷弹列为违禁武器,不允许对平民或在平民区使用;而《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也于2010年8月1日正式生效,时至2023年3月已有107个签约国。在联合国《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公约》中,其第3议定书——《禁止或限制使用燃烧武器议定书》进一步规定:禁止对平民和民用目标,以及非军事用途的植被使用燃烧武器;禁止使用非空中投放的燃烧武器攻击平民区域内的军事目标。

国际法规定,如果白磷弹仅被用作烟幕弹或照明弹,则不在禁用之列,不过必须遵从燃烧弹的使用相关规定。但是,对于白磷弹具体属于常规武器还是化学武器,还存在一定争议。然而,不管属于哪种武器,白磷弹都被明令禁止对平民或平民居住区目标使用,现在大多数观点认为白磷弹属于常规武器。并且,禁止使用燃烧武器攻击平民或民用物体以及未供军用的森林或植被;禁止使用空投燃烧武器以外的燃烧武器攻击居民集聚区内的军事目标,除非该军事目标能同周围的民用设施明显区分或相隔离。但照明弹、曳光弹、信号弹和烟雾弹不在禁止之列。

参考资料

Phosphorus bombs: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Russia’s alleged use.RUSI.2024-10-13

俄国防部:乌军使用磷弹!难以扑灭,烧穿皮肉的白磷弹有多可怕?.微信公众号.2024-10-13

【武器】地狱焰火“白磷弹”的前世今生.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3

白磷弹:撒向战场上空的“恐怖烟花”.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2

以色列被指控在加沙地带使用的白磷弹到底是什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4-10-13

连线40多年前黎巴嫩战争参战者:1985年曾设“安全区”,被困了15年.百家号.2024-10-17

军情点评.中国军网 国防部网.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