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屋村
田屋村位于安徽省青阳县酉华街道,辖30个村民组,人口3278人,耕地3100亩,水田2950亩,山场4300亩;桑园1800亩,年饲养蚕种3500张。辖区内石酉公路贯穿始终,交通较为便利。除粮食生产外,蚕桑和苗木盆景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2008年人均纯收入4100元。
村庄介绍
田屋村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经营合作化和管理民主化为着力点,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田屋花卉苗木基地以及蚕业合作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经过5年的努力,把田屋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坚持以农业产业发展为重心,重点发展苗木和蚕桑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经过五年建设,将田屋村初步建成充满活力、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该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引进外地客商落户该村,做好对现有企业的服务工作,支持企业主的技改扩规信心,积极帮助回乡人士自主创业,在资金、信息、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通过这些措施,争取每年有3-5个工业企业落户该村,以解决该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其次,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主动与县劳动就业保障局联系,准确掌握周边及发达地区的用人信息。认真开展对本村农民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让他们能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第三,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以项目的带动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该村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是加强水利建设,要保证该村的农业生产旱涝保收,就必须具有良好完善的水利设施。而目前该村的水利设施十分薄弱,当家塘多年没有清淤,灌溉用的沟渠也部分堵塞,作用很难发挥,为此,该村将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通过向上争取一点、农户自筹一点,村集体拿一点的方式,完善该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道路建设,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09年计划完成村部到乐元村的水泥路面建设,方便企业投资,方便百姓生活。
村务简介
现村“两委”班子共7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0名。该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系青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之一、桑蚕专业村、竹产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及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村。
特色资源
毛竹资源
田屋村孟宗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达3000亩。毛竹具有生长快,效益大、利用率高的特点,市场需求量非常大。2010年根据林农意愿,以“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运作形式成立了田屋村竹业合作社,通过积极引进林业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毛竹经济,促进林农增收。
苗木经济
田屋村现有苗圃基地500余亩,主要树种有桂花、荷花木兰、银杏、紫薇、天竺等。通过苗木协会的协调服务,苗木远销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生态循环经济
以“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契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全村建设沼气池160口,并实行了一池四改,即改厕、改圈、改厨、改园,实现农户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