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孙远

孙远

孙远(1977年-),男,河北石家庄人,法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法学研究》编辑部责任编辑。2011年,获中直机关第七届“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99年获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2005年获北京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

工作经历

2005年7月至2017年9月在中国青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法学院任教。

2017年9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任教。

社会任职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法学研究》编辑部责任编辑。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

主要成就

论文文章

《全案移送背景下控方卷宗笔录在审判阶段的使用》《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刑事证据能力的法定与裁量》《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之教义学原理——以审判中心主义为视角》《中外法学》2017年第1期。

《论刑事上诉审构造》《法学家》2012年第4期。

《法律要件分类说与刑事证明责任分配——兼与龙宗智教授商》《法学家》201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

《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之实质解释论纲》《政法论坛》201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

《卷宗移送制度改革之反思》《政法论坛》2009年第1期。

《论程序规则的出罪功能及其限度——以程序违法的实体减轻效果为中心》《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0年第5期全文转载)。

《“一般应当采纳”条款的立法失误及解释论应对》《法学杂志》2020年第6期。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效适用的三个要素——以侦查追诉阶段排除非法证据为视角》《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4期。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之立法论批判》《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6年第9期全文转载)。

《侦审关系侧面之审判中心主义的形式与实质》《当代法学》2016年第4期。

《证明对象、要件事实与犯罪构成》《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8期。

《论证据申请及其裁决》《现代法学》2011年第5期。

《证据是如何排除的》《政法论坛》2005年第5期。

《论法定证据种类概念之无价值》《当代法学》2014年第2期。

《行政执法证据准入问题新论——从卷宗笔录式审判到审判中心主义》《中国刑事法杂志》2018年第1期。

《证据概念否定论——从证据概念到证据法基本概念体系》《中国刑事法杂志》2016年第2期。

《论“补正”与“合理解释”——从“瑕治愈说”到“法规范目的说”》《中国刑事法杂志》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

《论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法律适用》2016年第11期。

《论犯罪地的确定——兼论庭前审查程序的实质化》《法律适用》2016年第8期。

《论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阅卷权》《法律适用》2015年第2期。

《论侦查阶段鉴定结论之告知》《法律适用》2008年第5期。

《论事实推定》《证据科学》2013年第6期。

《论检察官审判阶段强制取证权的废除——兼论法庭审判阶段补充侦查》《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对三种排除非法证据之理由的追问》《中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论作为审判对象的“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兼论诉因制度不可能适用于我国之原因》《刑事法评论》第2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论撤回公诉》《刑事法判解》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从薄熙来案看证据问题》《检察日报》2013年9月9日。

《构建“形神兼备”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法治日报》2011年8月30日。

《刑事速裁程序的立法问题研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一作者)。

《证据申请及其裁决》《深化刑事司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60年刑事诉讼法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刑事诉讼分工议》《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构建: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会研究会年会文集2008年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论法律解释对完善刑事诉讼法之必要性》《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与前瞻》,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版。

《刑事证据立法方向的转变》《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二作者)。

《刑事诉讼中口供规则体系论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

《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

《刑事鉴定结论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1年第9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

《关于“零口供”规则的思考》《人民检察》2001年第5期(第二作者)。

《诉讼中的言论豁免权及其界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二作者)。

《求情还是求法——辩护的异化》《中国律师》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

《自由心证新论——“自由心证”之自由与不自由》《证据学论坛》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作者)。

出版著作

《刑事证据能力导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

《刑事诉讼法解释问题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出版。

参考资料

第十七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刑事辩护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回顾丨孙远:刑诉法规范解释与有效辩护.西南政法大学.2024-04-23

孙远教授讲述逮捕条件的实质解释.山东大学法学院.2024-04-23

【法学名家论坛】起诉裁量权的概念、范围与程序空间.华南理工大学.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