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皋书院

南皋书院

南皋书院位于贵州省都匀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经多次重建和更名,最终在清朝末期被改建为教育机构。

历史沿革

南皋书院最初由提学徐秉正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5)建立,因邹元标的号为南皋而得名。书院设施齐全,包括门屏、讲堂、夹室、甍楼、学舍等。巡抚江东之曾为此院撰写碑记,并拨入官田28亩作为经费来源。然而,书院后来遭到破坏。清代初期,知府鲁朝聘修建了邹公祠,祭祀邹元标。到了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府孙廷相在祠旁增建了六间书屋,重新启用“南皋”名称并聘请教师授课。嘉庆四十五年(1840),知府宋文型出资重建讲堂及书屋共20间,并更名为“匀阳”。道光二十年(1840),陕西巡抚陶廷杰捐赠资金购置书籍,并增加奖学金,使书院得以继续使用原名。咸丰八年(1858),书院因战乱再次受损。同治十一年(1872),知府罗应旒主持修复工作,并在讲堂右侧供奉张翀、邹元标两人的牌位。光绪三十年(1904),书院转型为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知府王玉麟将其改造为教育讲习所。

书院建筑

南皋书院的建筑群包括门屏、讲堂、夹室、甍楼、学舍等,其中讲堂和书屋的数量随着历史变迁有所变化。在不同时期,书院还增设了聂氏宗祠和教育设施,如邹公祠和高等小学堂。

教育贡献

南皋书院在其历史上不仅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任务,也对当地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最初的讲学场所到后期的小学堂和教育讲习所,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人才和社会进步。

参考资料

茂名南皋书院红色文化研究报告.茂名在线.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