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辰峰
米辰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2009年6月26日,米辰峰在新语丝网站公开举报“主持国家级特大课题日常工作的实际负责人”成崇德。59岁的米辰峰并不讳言,自己必须赶在退休之前,对成崇德进行“报复性申诉”,我举报不是为了当打假英雄,而是为了报7年来的血海深仇。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米辰峰于1974年至1977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学专业。1984年至1987年,通过国家教委出国预备硕士生考试,师从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三届理事长胡钟达教授,在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获得世界古代史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说研究》。
工作经历
1987年至1989年,米辰峰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同时担任历史系工会主席及人大历史学学术委员会秘书。1994年通过国家教委EPT英语考试,考取意大利外交部奖学金,国家公派在罗马第一大学文学哲学院,历史考古学和古代人类学系进修。回国后,继续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担任副教授职务。
学术贡献
编纂教材
1997年03月至1999年03月,米辰峰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九五”规划100种新教材之一《世界古代史》的编纂工作,该教材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术交流
1999年04月至2000年05月,参与北京大学张芝联、朱龙华教授主持的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出版计划《世界文明史》,撰写第一卷“古希腊文明”。2001年05月,参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在筹办的135集大型《世界史》教学节目,负责撰写“希腊化时代”。同年10月,出席旧金山大学在京举办的(纪念利玛窦)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外,他还多次出席中国社科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在京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并在国内外多个学术机构进行讲座和研讨活动。
社会兼职
米辰峰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2-3届理事(2001/11/17)。他的研究方向包括世界古代史(侧重古希腊罗马史)、意大利的历史与名胜古迹、英文历史学名著选读、初级意大利语等。
主讲课程
米辰峰主讲的教学课程涵盖世界古代史、西方名胜古迹概论、英文史学名著选读、意大利的历史与文化、意大利语、中国书法等六门课程。
主要作品
著作
1.《世界古代史》,主编兼第一作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6+587页,2000年。
2.《九成宫醴泉铭拓本源流考》,发表于《文献》,1994年第3期,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3.《李祺旧藏九成宫醴泉铭剪裱本复原整拓片工作札记》,随附“托忒克·端方旧藏本日本三井文库现藏本九成宫醴泉铭无‘裂纹三’论断质疑”,发表于日本东京,萱原晋主编,《书道研究》,萱原书房出版;1994年第55号,第146-157页;参见报道与评论:日本东京,《书道美术新闻》,1994年5月11日第3-5版。
论文
1.《美国政府主编〈中国研究〉第四版的史学价值述评》,发表于美国《新语丝》,2003年5月4日。
2.《劳伦佐·瓦拉的生平与思想》,发表于开封市《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发表于北京《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4.《敢倡乱道却厚葬殊荣的瓦拉评传》,收录于论文集《基督教价值与人文精神:历史、对话与前瞻》,香港基道出版社。
5.《瓦拉批驳〈君士坦丁赠礼〉的学术得失》,发表于开封《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6.Republic and Autocracy: A Genetic Differentiating of the Cultural Crypto-genes between Ancient Rome and China, Macau Ricci Institute Studies 4, Macau, 2006. (共和与专制,罗马与中国古代文化遗传基因考异),收录于论文集《澳门利氏学社研究》第4卷。
7.《亚里斯多德关于国家起源政体分类的学说》,发表于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世界史》1993年第8期全文转载)。
8.《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发表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47-52页。
荣誉奖项
1.1995年12月16日出席意大利罗马阿勒旦那国际学术讨论会,宣读论文《中国与梵蒂冈外交修好的五大障碍》,获一等奖。
2.论文《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1993-1998年间,用中、英两种语文,在三个学科四个国家和地区(中、美、意、台)的7种以上学刊、文集、光盘和网上发表、转载、介绍;两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96-1997年第二学期在中国人民大学获优秀论文奖。
3.1988-1989年第一学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全校教学质量评估中,获优秀奖(一等奖)。
4.1988年6月参加“屈原杯”海内外书画艺术大奖赛,获优秀奖。
5.1988年11月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人口报联合举办的“为了幸福的明天”全国书法大奖赛,获佳作奖。
6.1989年5月参加团中央和国家教委等5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校师生书画评展,获一等奖。
7.1989年8月参加第四届“峨眉杯”书画赛,获佳作奖。
相关事件
举报事件
2009年6月26日,米辰峰在新语丝网站发布《学术首骗——12亿元大清史课题负责人成崇德调查报告》,公开举报成崇德。在此之前,两人作为同事关系良好,且曾在内蒙古大学共度学生时光。米辰峰所提及的“国家级特大课题”指的是2002年启动的“清史修纂工程”,该项目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国家投入巨资,并成立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戴逸担任主任。米辰峰在文中质疑成崇德的博士学历及其论文水平,认为其为“自封博士伪教授”,并呼吁将其从大清史课题组除名。米辰峰还揭露,成崇德的多数论文发表在清史所自办的《清史研究》和其他非主流刊物上,而在A、B类期刊上的发表记录为零。
处理过程
2009年6月28日,米辰峰继续在网络曝光,发布了《人大历史系副主任许海云疯狂伪造系列学术著作献疑》,公开举报另一位同事许海云。此前,他已经将相关材料提交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并在6月4日和11日发送电子邮件询问处理进展。6月11日,社科司回复邮件确认许海云的获奖资格已被取消。米辰峰还在邮件中透露,他正在准备另一篇文章,揭露成崇德更为严重的腐败行为。这篇文章正是后来发布的《调查报告》。米辰峰拒绝了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和一位副校长的请求,即撤下网上的文章,并承诺帮助米辰峰在当年评上教授职称。
报复申诉
米辰峰明确表示,他对成崇德的举报并非出于正义感,而是为了报复过去七年的恩怨。他认为成崇德在担任系主任期间,对他进行了诬陷和打击。米辰峰早在2007年就开始收集成崇德的相关证据,并向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葛剑雄举报。葛剑雄证实收到了米辰峰的匿名举报,并将材料转交至相关部门。米辰峰在发表《调查报告》后,又向葛剑雄发出一封公开信。
事件调查
米辰峰指出,成崇德在1995年至1998年期间,既是清史所所长,又是该校博士生,这种情况下,成崇德实际上是在自行监考自己的博士考试,违反相关规定。米辰峰还质疑成崇德的研究方向与其导师的专业不符,认为这是一种不当的行为。2009年7月7日,米辰峰向葛剑雄提供了新的证据,显示成崇德的博士论文中有多处与其他学者的作品雷同。尽管如此,葛剑雄强调,学风建设委员会并无调查处理权,只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参考资料
多元并存与分权制衡:古罗马社会结构政制机制初探.多元并存与分权制衡:古罗马社会结构政制机制初探.2024-11-22
人大遭举报教授成崇德回应:举报者“小儿科、低档次”—新闻—科学网.科学网.2024-11-22
人大教授遭同事实名举报 举报人称为报7年深仇.央视网.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