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对式律

对式律

对式律是指格律诗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全诗虽然失去了粘对规则,但每联的平仄句式却保持了一致。

定义

在格律诗中,如果一首诗尽管整首诗没有遵循粘对规则,但是每一联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句式都是一致的,那么这种诗歌体式就被称作是对式律。常见的对式律包括对式五绝、对式五律以及对式长律等。需要注意的是,对式律并不遵守传统的粘对规则,而是通过每联内部的平仄相对来构建诗歌的整体结构。

格律结构

律诗的格律结构通常是由粘对规则所决定的。这一规则规定了律句和律联之间的组合关系。在一联之中,上下两个律句应该以不同的声音相对应,以便形成平仄上的差异。而在相邻的两联之间,则应当以相同的声音相互衔接,从而实现平仄的连续性。通过对与粘的交错使用,可以构造出不同长度的律诗,包括短小的三韵律诗、标准的四韵律诗以及较长的多韵律诗。

实例分析

下面的例子来自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这首诗的第二、第三、第四联均采用了相同的平仄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由于首联因为押韵的缘故,其平仄略有变化,因此这首诗被归类为对式律。此外,还有其他例子展示了对式律的不同运用方法,比如王融的《临高台》,其中前四句和后四句分别采用了平韵式的对式律,展现了这种诗歌体式灵活多变的特点。

参考资料

什么是格律诗.知了爱学.2024-10-30

平仄的abcd四种句式.百度文库.2024-10-30

格律诗的变通.个人图书馆.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