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民营经济史评
自从1978年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是社会转型中一种别无他择的风险取向和抉择,一种在两难抉择中迫不得已的生存拯救。
内容简介
中国的改革出乎意料又符合情理地繁衍出中国的民(私)营经济,它要生存和发展,必然向传统体制提出挑战,打破国营垄断。经过30年的发展,它在中国现代经济增长中越来越占有更大的份额,为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出路,并在中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革中,成为重要的物质力量。本书主要叙述中国民(私)营经济的由来,发展和现状。它是怎样在僵化的传统观念和体制中"脱壳"萌发的;在政治和经济的波澜起伏中怎样发展和保持高增长;怎样向中国巨大而空白的市场空间扩张;它有什么特性;一代新企业家是什么样子;中国私营经济为什么出现高速度和高增殖?中国私营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利用了庞大的社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灵活的机制。这还不是全部。把目光放在中国改革的全局,考察与它直接联系的多个方面,可以看到中国民(私)营经济还依靠了什么。
中国民(私)营经济具有老迈而又年幼的双重特性,即植根于一代代传统文化的"淤泥"的沉积中,又是东西方不同价值理念"沃土"与"污垢"的撞击与融合。本书还从历史的角度,从另一个侧面追述多重文化对中国大陆私营经济的影响,同时力图揭示在经济体制和社会转型中的灰色现象。然而,没有人因此认为中国转化资本主义国家了,但它已经不可能是过去观念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滋生了中国民(私)营经济,这种经济正在改变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格局,而改革本身又在痛苦地向自身摘除肿瘤。从前瞻的角度看,在中国民(私)营经济发展的路途中交杂着危机与希望。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中国正在做一件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伟业,即一个曾从繁荣堕入衰败的国度,正在重新迈进繁荣。不管人们善恶的伦理观如何,由于意识形态上已经出现了由宽容到包容以至促进民(私)营经济的转变,因而,民(私)营经济将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作出更重大的贡献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作者简介
丁子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硕士,普渡大学哲学硕士及博士,加州州立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美国中国当代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副会长。曾研究或任教于北京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等。曾作各种学术讲演50余次。著有《思贯中西》《美国之劫》《经济大逃亡》《险道三十年》《中美婚恋分析》《中美婚恋记实文学》《中国当代民营经济史评》《中国的复兴》(合著)等书以及大量中英文学术论文和其他各类作品。
目录
导言:从“伟人经济”谈起
30年,中国人活来活去,内心还憧憬着什么?
今日韶山冲与虎头沟中国当代民(私)营经济的缘起有关“民营”与“私营”的概念之争中国当代民(私)营经济的现状西方私有化历史与新潮东欧剧变及其私有化越南与古巴的民(私)营经济尝试台湾地区的私有化过程对本书的一点说明
引子:凤阳花鼓
中国历史变革的原动力,大都在于老百姓连最后一口饭都快没有了。就这么简单!
第一篇:绝境与生路--经济转型的风险取向
中国经济从此以其远远未尽的舒展,覆盖了历史的光荣。
第一章:萌芽破土
铤而走险的“不归之路”“独辟蹊径”与“静观坐等”
第二章:两起一伏
初生乍起偃旗息鼓姓“社”还是姓“资”?再度兴起
第三章:蓄势待发
农村转向城市产业变革区域分布
第四章:隐显相映
显形和隐形的民企"红帽子"与“摘帽子”
第五章:资本崛起
剩余价值新解从百万富翁到亿万富翁
第六章:新型另类
老板众生相智力投资政治诉求问卷调查的启示
第二篇:汇流与大潮--经济改革的多维张力
发展机遇的全面上升,焦点最终指向国人、国土和国制本身。
第七章:沿海升级
机遇与压力结构调整西征和北战
第八章:大潮西卷
综合势差分析开发大西北中部崛起沿边经济开发辉煌-褪色-辉煌
第九章:集市新生
集市演变与结构造市运动
第十章:城镇演变
商化小城镇的发展连接点和催化点小城镇化--中国农村的准现代化
第十一章:冲击旧制
传统体制构架向传统体制挑战
第十二章:打破垄断
全能垄断民间挑战
第十三章:机制更新
失落的功臣叛逆的企业
第十四章:寻谋生机
停滞的大清帝国 邓小平的“三级跳远”
第十五章:观念交替
自我否定文化的侵袭新群体与新观念富豪创业的多元类型
第十六章:分化重组
分化效应重组效应
第十七章:社会资本
非钱资本社会资本与贷款自我资源与无形资本富豪的五次发财机遇
第十八章:派生体制
国企的派生体开发与共生
第十九章:实效主义
中央态度--提出高度原则省(自治区)态度--停留呼吁阶段
市县(地区)态度--暗提实效主义县市态度--在自我小环境中实施实效主义
第二十章:环境局限
传统观念和格局隐形市场和企业成本灰色行为与短期行为
第二十一章:增长问题
两大客观的局限民间金融的出路转变的过渡阶段混合经济
民企统计数字的“黑洞”
第二十二章:发展失衡
资本原始积累与自我发展加速的技术进步企业规模扩大竞争人才资源
第二十三章:国际接轨
经济发展与国际观走向国际市场网络文化、手机文化与电子商务
第三篇:撞击与融合--多重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
腾空而起的巨龙赫然发现,再没有比自己更不像自己了。
第二十四章:逐富传统
六个"圈"都一样爱钱孔子与孟夫子也重钱中国古代对私产的界定
“诸子均产”--破落循环的继承模式爱钱的“人民公仆"
第二十五章:杂交优势
小康社会主义的由来山高皇帝远姓“社”与姓“资”的混血儿
第二十六章:先富者辨
以权谋私大伙儿一起奔小康活着就是赌一把关家暴发的秘密这都是假冒
第二十七章:地缘人缘
为了土地闹革命一盘死棋走活了红与白的宗族势力
第四篇:现状与未来--对挑战和隐患的理性认知
民(私)营经济的果实,同时散发出清新和腐烂的气息。
第二十八章:社会冲突
错位与倾斜日益蔓延的仇富思潮多极群体冲突的分析“和谐社会”的构想
第二十九章:多重隐患
“限进歧视”与“隐形壁垒”在压抑中的民间资本暴利行业排行榜腐败与钱权交换公产变私产的种种途径杜绝国产流失的举措诸侯经济与地方分立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对经济的破坏生态问题与经济问题从三农到四农问题黑道问题对经济的干扰
第三十章:社会完善
民(私)营经济法规化公民社会与民营企业公权力与经济发展民企的商德与职业道德
第三十一章:深层反思
民营企业家族上演“换帅”大戏从富豪榜到“追魂榜”民营企业主失败揭密民营企业主的“八位”界定
结语:走向共赢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猫头鹰”在夜幕降临时才起飞,而当代中国人的“鹰”却选择了拂晓,因为更倾心于飞向新的一天。
“国退民进”大论战对“私有化”的再审思并非总结的“总结”
后记
中文著作
1.吴振坤主编,《中国民(私)营经济实务全书》,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8年。
2.吴敬连:《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3.潘相陈:《最高决策:1989之后共和国重大方略》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
4.李定:《李定文集》,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03年。
5.陆强华:《中国十大首富》,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6.李胜基:《胜局:点击中国12大成功企业》,沈阳出版社,2002年。
7.陈文龙:《败局:点击中国12大成功企业》,沈阳出版社,2002年。
8.付明:《民(私)营经济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
9.刘勇等:《大论争:建国以来重要论争实录》上中下册,珠海出版社,2001年。
10.李纯甘亚平主编:《入世后中国前沿问题分析》,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
11.黄也平:《1978-1998中国大决策纪实》上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
12.汤应武:《抉择: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历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13.于济洋:《共和国大转折:改革开放20年纪实》,内蒙古自治区出版社,1997年。
14.孙津:《转型的中国》,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年。
15.陈吉元:《乡镇企业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
17.《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
1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9年至199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9.工商行政管理局汇编,《中国经济年鉴(1991年至1997年)》。
20.工商行政管理局汇编,《中国统计摘要1998年》。
21.工商行政管理局汇编,《中国税务年鉴1997年》。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
23.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香港经济导报社、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联合编辑,《中国民(私)营经济年鉴(1978年至1996年)》,香港经济导报社,1997年。
24.毛三元,《中国当代民(私)营经济》,武汉出版社,1998年。
25.王克忠主编,《中国现阶段民(私)营经济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26.约瑟夫·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27.朱光磊主编,《大分化新组合——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人民出版社,1994年。
28.朱方明等着,《民(私)营经济在中国,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11月。
29.匡长福主编,《新编私营个体企业经营实用手册》,中央民族出版社,1995年。
30.列宁,“在维。米哈伊尔·加里宁的(农民代表大会)一文中所加的话”,《列宁全集》,第9卷。
33.《民企在中国的再生》,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34.李东旭、石兴利主编,《1999中国经济预测与分析》,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李振杰,《民企透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36.何振国,《社会主义与民(私)营经济》,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7.易运和等编著,《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文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38.舞鸿麟,《民企咨询手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39.周玉佛等编著,《上海发展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40.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1.《潇洒走一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
42.马洪主编,《中国市场发展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
43.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44.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斯恩格思选集,第1卷。
45.马克思,《论土地国有化》,马克斯恩格思选集,第2卷。
46.马克思,《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47.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斯恩格思选集,第3卷。
48.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49.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斯恩格思选集,第3卷。
50.恩格斯,《德法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51.恩格斯,《致奥。奥古斯特·倍倍尔1986年1月20-23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6卷。
52.袁恩桢,“我国民(私)营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中国民(私)营经济:现状发展与评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53.秦言,《中国小企业》,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
54.夏机智、党晓捷,《中国就业与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1年8月。
55.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编,“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珠、上海市等地的谈话要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1993》,改革出版社,1993年。
56.郭荣霖,《中小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7.陈德升,《中南海政经动向》,台北市:永业出版社,1992年。
58.梁传运,《正确看待民(私)营经济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中国民(私)营经济年鉴1996》,香港经济导报社,1997年。
59.傅亮,《河北个体民(私)营经济百颗星》,学苑出版社,1994年。
60.张厚义、明立志主编,《中国民企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1.贾铤、秦少相,《社会新群体探密--中国民营企业主阶层》,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
62.贾铤、王凯成,“民营企业主阶层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中国民(私)营经济--现状、问题、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63.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第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出版社,1997年。
64.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65.林毅夫等,《中国国企改革》,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年。
66.岳颂东,《个体、民(私)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中国民(私)营经济年鉴1996》,1997年,香港经济导报社。
67.吴振坤主编,《中国民(私)营经济健康发展之道》,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68.吴振坤主编,《中国民(私)营经济实务全书》,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年。
69.羿远铮,《浅谈非公有制经济三字经》,中国民(私)营经济年鉴1996,1997年。
70.厉以宁、曹凤岐等主编,《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71.厉以宁,《经济漫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2.齐勇锋主编,《中小企业改革发展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73.齐桂珍主编,《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74.熊忠武主编,《当代中国流行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75.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民(私)营经济年鉴》,1978—1993年,香港经济导报出版社,1993;1996年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2000年版,华文出版社,2000年。
76.张厚义等,《中国民企发展报告》,1978—1998年版,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年;1999年版,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2001年版,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
77.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1989年—2001年。
78.汝信等,《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1995、1996、1997、1999、2000年。
79.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80.李培林等,《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
81.朱光磊等,《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82.张厚义、刘文璞,《中国的民(私)营经济与民营企业主》,知识出版社,1995年。
83.李路路,《转型社会中的民营企业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84.(美)克林·盖尔西克:《家族企业的繁衍—家庭企业的生命周期》,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85.涂兆庆等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86.《私营公司经营管理实务必备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
87.徐成德等编著,《民企管理百问百答》,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88.《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0年第1期。
89.迟双明,《刘永好创造财富的66策略》,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90.天野,《2000年度中国50富豪》,金城出版社2001年。
91.李拓,《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92.《个体民(私)营经济法规集成》,中国工商出版社,2001年。
93.金祥荣主编,《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94.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95.王晓毅等,《农村工业化与民间金融—温州的经验》,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
9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97.黄孟复主编:《中国民企自主创新调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