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辅助器具
能预防、代偿、监护、减轻或降低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限制的任何产品(包括器具、设备、工具、技术和软件),可以是特别生产或通用的产品。(GB/T16432-2016界定的术语)
(没有残疾辅助器具的概念)
基本介绍
1992年国际标准ISO9999《Technicalaidsfordisabledpersons——Classification》发布后,于1996年等同采用该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CB/T16432-1996《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发布,使“辅助器具”的称谓得以广泛应用,并代替了原先的“残疾人用品用具”。根据2011年发布的第五版ISO9999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辅助器具是指功能障碍者使用的,特殊制作的或通常可得到的任何产品(包括器械、仪器、设备和软件),用于活动和参与,或为保护、支撑、训练、测量或替代身体功能(结构),或为防止损伤、活动或参与限制。辅助器具在我国通常简称为辅具,也有人称为康复辅具。
作用
辅助器具主要的作用:
1.自理生活的依靠。辅助器具涉及起居、洗漱、进食、行动、如厕、家务、交流等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发挥功能障碍者潜能、辅助自理生活的重要工具。
2.全面康复的工具。辅助器具涉及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各个领域,是康复必不可少的工具。
3.回归社会的桥梁。2001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功能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强调,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对功能的恢复和重建都有密切关系,其中环境因素对残疾人康复和参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如今社会给截瘫者提供了轮椅,他们可以走出家门;当他们走出家门面对一个出行有坡道,上下楼梯有升降装置的无障碍环境,才能实现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因此辅助器具是构建无障碍环境的通道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