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葡萄
东南葡萄(Vitis chunganensis Hu)是葡萄科葡萄属的木质藤本植物。
形态特征
东南葡萄为木质藤本。幼枝近圆柱形,无毛,带红紫色;卷须与叶对生。叶无毛,卵形,有时狭卵形,长9-19厘米,宽4-12.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疏生小齿,下面密被白粉,侧脉5-6对,下面稍隆起,小脉不明显;叶柄长2.5-6.5厘米。复总状花序与叶对生,长约10厘米,轴和分枝疏生微柔毛;花小,淡黄绿色,无毛;花萼盘形,近全缘;花瓣长约1.5毫米;雄蕊长约1毫米,花药卵形;花盘不明显。浆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暗紫色。
老后有显著纵棱纹,无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6.5-22.5厘米,宽4.5-13.5厘米,顶端急尖、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基缺两侧近乎靠近或靠叠,边缘有12-22个细牙细,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被白色粉霜,稀粉霜不明显而呈绿色,无毛;基生脉注射液5-7出,中脉有侧脉5-7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2-6.5厘米,无毛;托叶卵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3毫米,宽1-1.5毫米,顶端钝,无毛,早落。花杂性异株;复总状花序疏散,长5-9厘米,与叶对生,下部分枝达,基部分枝偶尔退化成卷须,花序梗长1-2厘米,被短柔毛或脱落几无毛;花梗长1.2-2毫米,无毛;花蕾近球形或椭圆形,高1-1.5毫米,无毛;萼碟形,无毛,高约0.2毫米;花瓣5,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5,花丝丝状,长0.5-0.7毫米,花药黄色,椭圆形,长约0.4毫米,在雌花内雄蕊短,败育;花盘发达,5裂;雌蕊1,子房卵圆形,花柱细短,柱头扩大。果实球形,成熟时紫黑色,直径0.8-1.2厘米;种子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椭圆形,腹面中棱脊突起,两侧洼穴狭窄呈条形,向上达种子1/3处。花期4-6月,果期6-8月。
本种变异主要表现在叶基缺两耳靠接或叠合程度上,叶下面大多被粉霜,有时粉霜不明显呈绿色。
分布范围
东南葡萄在中国主要产于安徽、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分布于长江以南,分布区西至广西,东至福建、浙江、安徽南部。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崇安。
生长环境
东南葡萄生长于山坡灌丛、沟谷林中,海拔500-1400米。
植物学史
葡萄属植物通常由单叶向裂叶,再向复叶进化,单叶由狭叶向阔叶、肾形叶进化。推测叶形较狭的种类如东南葡萄等可能属较原始的种类,而这些种的分布则以武夷山至南岭较多。推测原始分布中心可能在中国的粤、桂、赣、闽、浙境内的山区,该地区受冰川影响较小。中国中南和东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种群间基因的不断交流和演变,形成了丰富的葡萄种质资源和特有种类,这一地区应是东亚种群葡萄的起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