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芒草
京芒草(学名:Achnatherum pekinense),也称京羽茅,为禾本科芨芨草属下的一个多年生草本植物种。
形态特征
秆直立,光滑,疏丛,高60-100厘米,具3-4节,基部常宿存枯萎的叶鞘,并具光滑的鳞芽。叶鞘光滑无毛,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地较硬,平截,具裂齿,长1-1.5毫米;叶片扁平或边缘稍内卷,长20-35厘米,宽4-10毫米,上面及边缘微粗糙,下面平滑。圆锥花序开展,长12-25厘米,分枝细弱,2-4枚簇生,中部以下裸露,上部疏生小穗;小穗长11-13毫米,草绿色或变紫色;颖膜质,几等长或第一颖稍长,披针形,先端渐尖,背部平滑,具3脉;外长6-7毫米,顶端具2微齿,背部被柔毛,具3脉,脉于顶端汇合,基盘较钝,长约1毫米,芒长2-3厘米,二回膝曲,芒柱扭转且具微毛;内稃近等长于外稃,背部圆形,具2脉,脉间被柔毛;花药黄色,长5-6毫米,顶端具毫毛。花果期7-10月。
分布范围
京芒草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华北、江苏省、安徽省(黄山市)、淅江(西天目山)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北京市。
生长环境
京芒草生于低矮山坡草地、山谷草丛、林缘、灌丛中及路旁,海拔800-3600米。朝鲜、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主要价值
京芒草全草可作造纸原料,也可作牲畜饲料。此外,京芒草也是一种观赏植物,常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点缀植物,以单株或几株丛栽种植观赏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