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地名考
《史记地名考》是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撰写的一部考据性著作,由商务印书馆在2004年5月出版。该书是对《史记》中地名的考证的一本书籍,集古史之大成,而考地者于此独阙。
创作背景
钱穆早年在集美大桥教书时,即有意治古史地理。后来到燕京大学,撰成《周初地理考》《古三苗疆域考》和《黄帝故事地望考》等历史地理学诸篇。钱穆论古史地理根据三大原则相互会通而得:一为地名原始,地名都有意义可解释是通名,并非专名;二为地名迁徙,必有先后,绝非异地同时可以各得此名;三为地名沿革,大抵文物殷盛,人事多变地区多出新名。1937年,抗战爆发后,钱穆流亡至昆明市。《国史大纲》成稿后,钱穆只身辗转从昆明返回上海市,并隐居在苏州耦园。古人治古史地理,或专考《尚书·禹贡》,或遍考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名,下至《汉书地理志》。《史记》一书集古史之大成,却为考古史地理者所忽略。钱穆遂以所藏数十种古史地理书籍为基础,发意草创《史记地名考》一书,历时一年方成。
作者介绍
钱穆,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于江苏无锡,于1990年8月30日卒于台北市,享年96岁。这位世纪老人以其博学精思、著作等身而享誉世界,是本世纪中国不可多得的一位国学大师、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