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道
李玄道(577年—645年9月10日),字元易,男,汉族,出生于郑州管城回族区(今河南省郑州市),是隋唐时期文学家。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个人简介
李玄道出自陇西李氏姑臧大房,诏隶属籍,视为宗室;一门五相,贤才辈出,家族居于郑州,世代为山东省冠族,七代祖凉李暠李暠。五代十国祖炖煌宣公李宝。曾祖父李韶,北魏司空、姑臧文恭公。祖李瑾,魏著作佐郎,赠齐州刺史。父李行之,官隋都水使者、下郡太守、固始县男。隋朝时,李玄道为齐王府属。李密据洛口,引为记室,后为王世充所执,镇定自若,被释放,为著作佐郎。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为秦王府主簿。李世民贞观初年,累迁给事中,封姑臧县男。出任幽州长史,辅佐都督王君廓,专门负责府中之事,与王君廓渐有嫌隙。后王君廓谋反,受牵连流芳巂州。后又起复为蕲州刺史、荆王府长史兼荆府司马、常州刺史,甚有惠政。贞观十四年(640年),年老致仕,加银青光禄大夫,贞观十九年八月十四日卒于郑州府邸,享年六十九。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十八学士之一。著有《李玄道集》。
李姓起源
李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到女华之子皋陶之时,作了尧帝的理官(相等于现在的法官)。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理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帝辛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理姓家族将面临灭族之灾。在这种情况下,理徵有一儿子叫利贞,便逃至伊侯之墟避难。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姓。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山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
参考资料
唐李玄道家族世系校补——以家族墓志为中心.中国知网.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