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艾哈卡姆

艾哈卡姆

艾哈卡姆是伊斯兰教教法学术语,源自阿拉伯语词汇“侯坤”(al-Hukm)的复数形式,意为“判决”或“判断”。这一术语通常用于描述教法对穆斯林行为性质的分析和判断。逊尼派教法学家将其归纳为五种类型,称之为“艾哈卡姆·赫姆塞”(al-Ahkgmal-Khamsah),意为“五判决”。

五类行为

义务的行为

这种行为被称为“法雷兑”(Faridah)或“法尔德”(Fard),意为“义务”或“天职”。它是指《古兰经》明确规定的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这些义务可分为两类:“法雷兑·艾因”(Faridah ‘Ain)和个人义务,要求每个人都要履行,如“五功”;以及“法雷兑·基法叶”(Faridah Kifayah)或集体义务,其中一部分人的行动可以使其他成员免于责任。

嘉许的行为

这类行为被称为“穆斯泰哈卜”(Mustahabb)或“曼杜卜”(Mandffb),意为“值得赞许的”或“令人满意的”。它们是由教法鼓励和推荐的积极行为,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能体现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准许的行为

这种行为被称为“札伊兹”(Ja’iz)或“穆巴哈”(Mubah),意为“允许的”或“准行的”。它们是在特定条件下得到教法许可的行为,如在某些情况下暂时不履行斋戒的义务。

可恶的行为

这种行为被称为“麦克鲁赫”(Makrukh),意为“可憎恶的”或“令人讨厌的”。它们是一些虽然没有直接被禁止,但被认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行为。这些行为又细分为“麦克鲁赫·坦齐赫”(Makrukh Tanzih)和“麦克鲁赫·泰哈里姆”(Makrukh Tahrim),分别表示不同程度的厌恶。

违禁的行为

这种行为被称为“哈拉姆”(Haram),意为“禁忌”或“被禁止的”。它们是《古兰经》和圣训明确禁止的所有行为,包括思想、言论和日常生活中的不当行为。

参考资料

艾哈卡姆.穆斯林在线.2024-11-01